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讀經」誠可貴,「多元」價更高

「讀經」是好事,但最近掀起話題風波。認真推廣讀經運動的人有其信念,值得尊重,但並不代表用任何方式讀經都會有效,更不代表應該以公共資源或政府力量去推廣讀經。現代民主社會,讀經誠可貴,多元主義的價值卻更重要。# E5 t; o# t& U- {8 d3 x
「讀經」要讀的,是經書中含藏的文明智慧與人生道理,要能將經書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產生切身關係。從這個角度看,針對小孩,一味地用記憶、背誦的方式把經書文句記在腦中,會是好的、有效的做法?這個問題從教育角度探討已久,現代的學習理論鼓勵自主性的思考提問,而非被動式的背誦,多數教育工作者應會如此同意。tvb now,tvbnow,bttvb8 V# u9 i4 `1 {
更重要的,目的與手段,必須有所講究,不能簡單地拿目的來合理化所有的手段。有人鼓勵讀經的用心良苦,但不能合理化以公共力量推動讀經,畢竟現代社會,不能由執政者推動單一的思想或信仰體系。現代政府並不具備知識上的權威地位,沒有權利更沒有能力,來為社會選擇特定的思想體系。
+ G) z, r6 M1 v" h. Y( h公仔箱論壇在知識教育上,公立教育應創造開放的基本架構,給孩子們吸收與判斷所需的能力,培養出對於知識的尊重與好奇,以便未來能從眾多的資訊中進行蒐集整理,形成自己所需的智慧。學校裡不是不能教價值觀,但應以現代的普世價值為基礎,不能獨尊單一的思想體系。美國總統就職,要手按聖經宣誓,但公立學校體系,不容許包括基督教在內的任何宗教與教學內容混雜,其道理至為明顯。新加坡在李光耀時期曾大力推廣「新儒學」,但外界褒貶互見,也是一個例子。# v9 v! r/ _4 f: `+ S2 d, _0 y
可以教孩子客觀知識,可以教孩子批判性思考的方法,但一個人信仰的核心必須「內在化」,最終還是要自己選擇和決定。真正珍惜儒家經典,真正相信「讀經」的價值,那就該對這些經典有更充分的信心,不必陷入推廣大規模「運動」的形式主義。關鍵是,「獨尊一家」可能造成對其他思想體系的排斥,在多元主義的現代社會不是好現象。還是讓我們保留百花盛開的自由思想景象吧! 公仔箱論壇# w& I8 X# b: g" }5 ?% s

- x& i* F/ C+ H3 \: [6 M                                 【2011/09/29 聯合晚報】
1

評分次數

  • aa00

流蜉戀華露,碌碌競朝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