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要下田吃苦”別再成新聞
, 描述: 雷泓霈
9月21日央視報道,畝產超過900公斤,袁隆平再攀世界雜交水稻史新高峰。他還說,我培養研究生、博士生第一個條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說電腦很重要,書本知識也很重要,都是基礎,但是電腦裏面,書本裏面種不出水稻出來的,他也要到田裏面種出水稻。你要把名利丟開一點,不怕困難,努力鑽研,我想他一定還是會出成果的。5.39.217.76$ q# ]* u t9 ^- |2 a
對于農業科研人士,下田、下鄉,應是平常行為。畢竟,一線科研數據來自認真求實,和研究對象親密接觸,和研究環境密切融合。環境非常苛刻,也要悅納。袁隆平不慕豪華,不慕虛榮,肯于吃苦,甘當“泥腿子科學家”,科研心態非常平和,雜交水稻成果不斷發展,與這種扎實研究,關係密切。5.39.217.76' V, o Y! |& y9 [
遺憾的是,如今在科研界,浮躁也頗有市場。很多科研人員將更多精力放到了“造論文”,“項目攻關”上。如果科研人員將精力和心思,放到了鑽營、腐敗等方面,還有多少閒情逸致搞科研呢?留下的只能是急功近利、潛嘗則止、好高騖遠、弄虛作假……最後,連最起碼的研究規律都扔掉了,全國政協委員許皞說,“到田間經受風吹日曬的人在減少,在計算機上種糧食的在增加。”滿足于“電話裏搞調查” “搞農業試驗完全是雇人種地” 等, 足不出戶,腳不下田,不諳農情,忘了農時和農事,缺乏和生產實踐的火熱互動,貨真價實、讓人嘆服的科研成果從何而來呢?
V( X$ ~' r& b: [* p) X* H 更有甚者,物化和功利化的研究風氣中,誰要是超脫了這種物化,反而是一種“學術另類”,是“離經叛道者”,真是不可思議。現在,“博士生要下田吃苦”這個底線性標準,竟成了重要新聞。它再次說明,很多科研人員距離這個標準太遠了,符合這個標準的人太少了。嬌生慣養、養尊處優,學術偷懶、學術矯情,已經成了嚴重的“科學疾病”了。公仔箱論壇# a# v* _, j+ n5 E; q% a
想到了國家自然科技成果一等獎“12 年中第8次空缺”的新聞,除了科研腐敗、創新活力不足,很多科學家舍不得身份,放不下身段,恐怕是一個重要原因。而自然科學的研究,必須具有深入前沿的跌打滾破,有野外科研的厚實支撐,沒有這種吃苦意識,探索意識和徵服意識,總是滿足于實驗室中搞科研,所得當然就有限。
2 d( Z4 h, F' N, y( a* T3 h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說,“我們基礎人才儲備充足,但缺乏頂尖人才,浮躁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袁隆平的“博士生要下田吃苦”,不僅是在亮出自己的培養標準,也是對當今浮躁的科研風氣的一種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