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經濟自由優勢減 新聞自由更堪憂

國際研究機構菲沙研究所公布最新全球經濟自由報告,雖然香港再度蟬聯榜首,但多個範疇的評分出現顯著下跌,其中國際貿易自由度被新加坡超越,勞工及信貸市場規範更由去年第二十六位跌至第三十三位。研究機構警告,上述結果仍未反映實施最低工資等因素的影響,預料香港經濟自由度將會進一步削弱。
! @0 E+ f( }! Y1 c公仔箱論壇經濟自由優勢漸減,不啻為香港敲響警鐘。事實上,近年大大小小的調查研究莫不指出,新加坡的整體競爭力比香港優勝,而內地經濟發展一日千里,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競爭力亦已逐漸追近香港。區域競爭愈趨激烈,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香港連經濟自由的優勢也無法維持,日後憑甚麼跟人家競爭?7 A* y# Q3 [- |. W/ d7 Y  t
無獨有偶,港大昨日亦公布最新民調,顯示市民對新聞自由的滿意程度大幅下跌,滿意率由四月份的百分之六十八驟降至九月份的百分之五十八,不滿率則由百分之十三激增至百分之二十。早前中大調查亦顯示,近七成市民認為新聞自由受到威脅,逾八成認為新聞自由對香港重要或十分重要,近六成認為政府以「官媒」取代傳媒不恰當。
5 I" s5 \, ?7 m9 y*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市民對新聞自由度感到不滿,並非沒有原因。近期發生多宗政府無理阻撓傳媒採訪事件,尤其是警方的粗暴手法更令人反感,警務處處長曾偉雄的所謂「黑影論」,淪為全城笑柄。
0 d, m# ]! o# m* }# d2 ltvb now,tvbnow,bttvb當局阻撓記者採訪,改而由新聞處發放訊息,引起「官媒」代替傳媒的質疑。須知道,新聞處只可能為政府歌功頌德,所提供的資訊必然報喜不報憂,當愈來愈多新聞由新聞處選擇性發放,當市民毫無選擇權,還有何新聞自由可言?市民還如何監察政府?tvb now,tvbnow,bttvb1 A% I: D2 R% K8 ^
其實,當局阻撓傳媒採訪、收緊新聞自由已非一朝一夕。警方○四年轉換數碼通訊系統,刻意封殺傳媒獲得突發新聞等消息的來源,當時警方承諾每日公布一百宗案件資料,惟根據今年初的一項統計,警方每日平均只發布十三條訊息,而且大部分未能在事發的二十分鐘內發布。
" E& `0 n* j9 wtvb now,tvbnow,bttvb面對輿論批評,當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變本加厲,計劃讓消防處引入數碼通訊系統,明言日後只發放經篩選的資訊,進一步縮窄採訪空間。正如學者指出,罪案及火警等資訊關乎公眾利益,當局拒絕發放資訊,剝奪市民的知情權,違反《基本法》列明巿民享有新聞自由的權利。公仔箱論壇) U( c: ]8 U( J; ^, c: p
一個沒有新聞自由的地方,其經濟發展必然受到影響。事實上,確保新聞資訊自由流通,既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亦是香港成功的關鍵,更是吸引外來投資的主要因素。港府打壓新聞自由,不僅引起市民反感,更無異於自毀根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