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做隻知水溫的蛙 阿 離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9-11 09:37 AM 編輯
" v' u; G- r1 q0 |* W3 E#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5 d4 l: o: }) [
做隻知水溫的蛙  阿 離
/ s) S9 u% o; K+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C! S7 n; V- S0 o. i$ ]+ x5 `+ Q
tvb now,tvbnow,bttvb. X8 A" N; {6 {2 K: j
我們花不起太多自由去買教訓。近來新聞界風聲鶴唳,除了亞視變天外,黑影風波、政務官空降港台,零零碎碎的事件組合在一起,就像一些線索,告訴我們一個不敢相信的事實。傳媒是第四權,肩負維護公眾利益的責任。然而讀者不應只依賴傳媒,自己也需要抖擻精神,提高警覺,「一定要記住,我懐(傳媒)服務鮋係社會大眾,我懐(傳媒)係有社會責任,新聞操守守唔住,就無資格做新聞。」榮總的最後訓示,不但是對傳媒的肺腑之言,也是對市民大眾的承諾。我們不應等待再有烈士一死以謝天下,但求自己能做隻熱血的蛙。4 F4 A# S8 m* j/ u$ u* p9 |!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g9 D2 i, a" m* o* ]5 N
一石激起千層浪,亞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前高級副總裁梁家榮及副總裁譚衛兒因亞視錯報江澤民死訊引咎辭職,二人在交代請辭原因的講話裏,闡述了新聞工作者的原則和專業精神,不禁令人想起一九九四年的「亞視六君子」事件——潘褔炎、呂雲生、盧永雄、劉國華、徐佩瑩、李玉蓮六位資深新聞工作者,因不滿管理層無理禁播六四紀錄片,集體請辭。
' W2 C7 Q" x( c( _% B

3 |1 X9 y! V& Q0 d7 `! Dtvb now,tvbnow,bttvb新聞工作者憤而辭職,總為社會帶來衝擊和反思。這次事件,不但揭示了傳媒的編採自主受到不同的外力,特別是管理層和商業因素所影響,更為一眾新聞工作者上了一堂道德課。不止是傳媒,作為讀者,亦需要了解編採自主是何以維持的。新聞自由不是靜止的權利,而是靠新聞從業員無時無刻爭取、堅守回來;同時我們必須留意身處的環境有何變化,在溫水中也要知道溫度,知道何時要跳出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r0 k" {  K2 ?7 d  d2 B% B
公仔箱論壇2 t4 Y: U: z% |+ y1 R$ a) l1 W
天天都受挑戰的新聞自由
& {! a$ O5 n% f5 v+ ^5 X- N
5.39.217.76( e+ u: j6 q% B5 {% D
新聞自由在亞視變天後彷彿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大眾始發現自由受到威脅,急急拉起橫額捍衛。然而,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每分每秒的工作都在與大大小小的影響力周旋。電視頻道的增加,互聯網的興起,令傳媒的影響力更大,因此更多機構希望透過傳媒來增加影響力。外力是永遠存在的,新聞機構的中高層每一天都承受來自政府、政黨、商界及其他團體的壓力,關鍵是新聞從業員如何本覑新聞宗旨和操守,公正持平地處理和製作新聞。現職有線電視的劉國華說﹕「任何一個機構每天都受到很多外來的力量影響,感覺上,傳媒機構受到外力的影響愈來愈大,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的,政界、商界都希望傳媒報道他們的看法,一切都依賴新聞機構本身企得硬唔硬。」
( ]3 d% r8 o! m! x  q0 [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q. m. [! e/ Z/ g- R7 c) B1 H: w4 h
一通電話,一封邀請信,難道不叫影響?重要的是新聞工作者如何透過理性的、沒有強加的主導意識的討論來製作新聞。劉國華解釋,一間開明的機構,在發布新聞前都會召開編採會議,經過開放討論,才決定新聞的篇幅和先後次序。再者,不單外力威脅新聞素質,編採部一言堂,都是危險的。
$ n+ P+ _9 Q% A0 m4 R/ a; r公仔箱論壇
+ Q7 M: N0 m" k9 N4 c* p
傳媒無法絕對地排除外力的影響,重要是如何堅守新聞工作的核心價值和底線——維護公眾利益與知情權。
/ d0 x& E" L% \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u3 L1 o0 E* a7 F' p5 a
不是鐵板一塊 但要有鐵板的硬tvb now,tvbnow,bttvb+ z" U" v+ p% e( i* y

0 Q2 C& d# t2 B! S1 Q$ }% ~# t5.39.217.76在一間新聞機構裏,公司管理層的影響是新聞從業員必須面對的,即使是不同版面之間也持不同意見,彼此的出發點其實都是為了機構好,「新聞工作人員持守較多原則,有矛盾是正常的,關鍵在於用什麼方式去說服對方,無傷大雅的事情是可以接受和妥協的,編採部唔係鐵板一塊。」現任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李玉蓮說。例如,報道所屬機構的老闆出席一個公眾場合就是無傷大雅的妥協,以新聞價值而言是可以不報的,但報了沒有觸及底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x1 D* g  S0 X

9 E# Q5 ?% a& _( L5 X5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傳媒機構並不只為了團體利益,更重要的是公眾利益,「唔係下下為張報紙好、報紙可以銷紙,但違反新聞從業員鮋原則就唔得。」報不報、做不做是編輯自主,絕對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一切以新聞價值決定。如果決定完全是政治考慮,或為了商業利益而影響公眾的知情權,就萬萬不可。「今日比以往更多壓力、更難做,但唔代表做唔到。」李玉蓮強調。* V( t6 C" n. g- G

, D% E/ V7 Q( O% \  v& @( r5.39.217.76商業影響的黑影幢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k, ]$ h5 H3 [; J6 F

) I( }& k5 d3 ]! }+ i公仔箱論壇《電視通用業務守則》規定免費電視台在處理新聞節目時,不得接受贊助,也不能把廣告材料當作新聞播送,或加入新聞報告和片段中。將贊助節目混在新聞中以得到利益,就是有償新聞。免費電視台以巨額製作節目,理應賺取廣告回報,但大氣電波是公眾資產,有牌有責任,電視台必須提供一個「潔淨」的環境,讓新聞工作者能為大眾製作持平公正的新聞節目。tvb now,tvbnow,bttvb7 O8 r  b8 v. q8 E' U. M2 u-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8 J4 e+ J1 d% }
然而,每一代人有他們要面對的挑戰,在社會高度商業化、互聯網與社交網絡興起、新聞行業快速轉變之時,以往的良好傳統未必能承傳下來。前亞視職員、資深傳媒人徐珮瑩憶述:「以前無論做文字定係電子傳媒,都知道要避開商業機構既logo(標誌),唔畀佢懐宣傳。例如,若然片段有logo,伍晃榮(資深新聞工作者)會直頭唔要你條片。但我有張良計佢有過牆梯,而家成個背景都係logo,避都無得避,唔通唔扑咪?」加上現在競爭更劇烈,每分每秒都在鬥,記者剛完成一單新聞,飯也來不及吃便要跑第二單;而且片段往往要趕覑出街,根本沒有時間看個仔細,遑論花心機把新聞片段「淨化」。
, _/ y5 a4 o" _" _1 N! ?6 T
) G6 s6 [8 F4 s6 U  V
雖然有漏網之魚,但正統新聞依然能力保不失,不至淪為大商賈自我宣傳的渠道。然而,不少類新聞節目卻有踩界之嫌。例如,有些節目以訪問名人奮鬥史為題材,在節目完結後立即播放其公司廣告;或在訪談期間,畫面出現不同品牌的產品。李玉蓮坦言﹕「好過火位!真係唔知個節目成個賣鰦畀人定係(電視台)收鰦咩覑數?一個電視台點解要製作這類節目?錢銀對節目內容有什麼影響?我們真的不能知道。」她又慨嘆,在現今的環境,要企硬的確難了。整個新聞行業的運作有點暖水煮蛙的情,煮得多,當事人的界線便會愈模糊,以為前人都是這樣做,但原來已經過了界。「如果我們經常退後,底線在哪兒呢?」
5 Z" h" J* n% N( g6 f/ o7 H1 n

5 q' P1 `% T- T! ?4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還有誰能做烈士
# ^/ W, a# b9 G! a
5.39.217.76/ o) R6 O6 u, H
「整個新聞生態不同了,以前是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這間公司的policy(政策)唔夾我,我就劈炮搵過第二份。但現在心態有變化,覺得天下烏鴉一樣黑,我不在這裏工作,到其他機構也一樣。你不顧一切地劈得一次,別的機構還有沒有膽量請你?」當年六君子辭職,立時就能轉投別家機構;但今時今日恐怕未必有「留人處」。
5 c& k' _: ?- h" H  J; ?  f5 d3 v
7 V' A, c. a# F& W4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A& O  H" D( x: m0 p$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現在傳媒生態改變,不論是新聞從業員數量的增加,還是大圍政治環境的改變,都令傳媒人「比較識做」。「每個媒體都一樣,好像有一種遷就的習慣。大家覺得遷就是正常的,做少少,搵食鎹。現在比較多人認同和接受了妥協這種行為,令企硬的空間細了。如果我企硬,旁邊就有一份工等我做,或者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我怕咩企硬?」李玉蓮說。
' M2 W, K: a1 Y* [. F: O" R2 U

; e2 S" t2 [2 q2 Y, w% j& K9 ^5.39.217.76讓我們,打定個底5.39.217.76$ T+ T" u' a' k, A7 F

8 _3 M: O0 k5 q% ctvb now,tvbnow,bttvb根本的底線是不能超越的,超越了就會引來反撲。社會需要靠這些事件去學習,明白傳媒的底線是什麼;也讓傳媒機構的老闆知道,不是出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徐珮瑩慨嘆,這次事件為一隊優秀的新聞團隊帶來損害,但同時令新聞工作者再一次思考自己的底線,「時時刻刻都要清楚自己鮋位置同責任。」
/ M5 A- @7 q$ l' g. B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 ^1 o$ e1 b
至於榮總,昨日是中大新聞系開學第一課,他沒有缺席,神態自若的來到,在天真瀾漫的新生面前,繼續言傳身教關於新聞的一切。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