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不拼爹 讀書還能改變命運嗎

       8月28日,《人民日報》的一篇報道,講述了陜西西安一個貧困農家三姐弟的故事:妹妹黃柯柯在北大中文係讀書,其求學歷程崎嶇而幸運;姐姐黃艷寧大學畢業後三年未能就業,求職歷程辛酸而曲折;弟弟黃磊放棄高考學技術掙錢,但現實與理想相差太遠。記者感慨:面對資源不均衡,競爭不公平,他們的向上之路走得真不容易。
5 G/ z( {& P, e8 W& x   讀書改變命運,曾經是多少農村寒門子弟的信念,可如今,這一信條正受到挑戰與質疑。“好不容易跳出去了,怎麼又回來了?讀書還有用嗎?”看到村裏在家待業的大學生,不少村民發出這樣的疑問。存在這樣疑問的不僅僅是村民,前不久,一位中學教師在微博上感嘆:“寒門再難出貴子”。新浪微博曾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逾七成網友和那位老師的感嘆相同。
3 i6 q! [* z! u7 I5.39.217.76  8月27日,北大黨委書記朱善璐在報到現場看望新生時表示,北大將為貧困新生量身定做綠色成長計劃,如果有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輟學,那就是學校的恥辱。根據剛剛公布的“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調研結果,我國重點大學裏的農村學生比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不斷下滑,北大農村學生所佔比例從三成落至一成。不讓寒門學子輟學,是“窮人教育學”最起碼的底線,可是,畢業後呢,他們如果沒有一定的關係和背景,能找到向上發展的通道嗎?
9 j+ G& R/ b* U, H. r  如今,“蘿卜招聘”、就業拼爹,已經超乎人們的想象和容忍。當權力、背景成為就業過程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門檻時,個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能力或許不再重要,寒門學子的上升渠道也被堵塞了。5.39.217.76& D9 e. W* t( N) S, u) T" R
  不拼爹,讀書還能改變命運嗎?這道深刻而犀利的考題,拷問著教育公平和就業公平,而這兩項公平,是社會公平和正義最重要的底線。 (吳杭民)
不拼爹,只能拼命了.
1

評分次數

  • aa00

改變命運,不靠讀書靠什麼

      開學前夕,人民日報再次發文指出,讀書改變命運,正受到現實的挑戰,許多農村子弟放棄高考,而其他的向上通道也越來越窄。2010年946萬高考考生中,棄考人數接近100萬,除了21.1%的考生選擇出國,另外相當一部分是來自農村的考生,他們多數選擇讀職校學技術或者直接打工。
, p+ M0 j/ N4 B  s! `+ o5.39.217.76  “棄考族”中,經濟因素當然是重要障礙之一。調查顯示,高學費讓不少貧困家庭陷入了“債務危機”,為培養一個大學生,國家級貧困縣甘肅省會寧縣貧困家庭普遍負債在5萬元左右,相當于10年以上的家庭純收入。但是,在中國這麼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深入骨髓的民族中,如若看到希望,大部分家長即使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書。
% U) {$ Z8 H; z7 i. A$ J5.39.217.76  問題是,“好不容易跳出去了,怎麼又回來了?讀書還有用嗎?”看到村裏在家待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的村民發出這樣的疑問。長久以來,中國人有兩個出身——家庭和大學。中國人執著于送孩子上大學,其實源于個人對身份的焦慮。農村人要跳出“農門”做城市人,大學生則要想方設法跳入“龍門”做體制內的人。可是大學生越來越普及,這條上升路徑越來越窄。
; y. k6 F* m% f0 r9 }8 T2 f公仔箱論壇  大學生就業首選公務員這一“黃金道”,4000人中選一個被戲稱“摸彩票”。壟斷國企是次選,但鐵飯碗也是奇貨可居。于是,“蟻族”只能在中小企業就業,可是在這輪經濟危機中,中小企業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崗位。而大學生如果選擇自己創業的話,由于種種原因,成功的也是鳳毛麟角。屬于他們的發展空間實在難言“廣闊”。
: g  ^9 k; N% D  如若真如報道所說,“棄考族”能喚醒人們“改變以城市和權力為軸心分配資源的現狀,促進人人平等獲得發展機會”,實在是民族之幸。但顯然這一“分蛋糕”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這一艱難的時刻,更迫切的是大學的“教統”是否閃爍著微光,不舍棄不放棄,給窮孩子希望和夢想。如果“棄考族”的用腳投票能倒逼大學改革,倒逼起點上的教育公平,那麼一個“可敬的大學”未來或許能醫治“失衡的社會”。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