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技职教育仍不受重视? 培育多方面人才 技职教育勿看性别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说,该部重新检讨技职教育政策已进入尾声,将在近期内公布详情。检讨技职教育其中一个目的是提高我国男生升大学的比例,因为男女升大学比例甚大,女生65%,男生35%。
3 @( h) k# D, m: `! c/ x5.39.217.76然而,技职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男生升学比例吗?面对大马男女生升大学比例失衡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政策又该如何对症下药?( f( L0 ]* ^5 |5 a! `
一般认为,传统填鸭式教育是『吓走』男生升大学的重要原因,但是,当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时,我国到了一个迫切需要探讨如何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为国家培训人才,而非仅仅局限在性别差异的阶段。
* V# m. `- f7 U$ N和过去相比,大马男女学生升学比例差距甚大,女生已到了惊人的65%,男生却仅仅35%,问题的严重性已受到当局关注。大学生男女比例失衡将造成什么样影响?
, c- R) m. L& Z( G,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因为升大学女生比例偏高,主要选择科目也偏向文科,但我国正迈向先进国,迫切需要大量理工科的技术专业人才。」' ^; h6 n& S) @0 L& \6 w
马青教育局主任张盛闻解释,因为男生少,一些技术性的科目就出现没人申请的畸形现象。当国家需要多方面人才推动发展时,就会面对一定的阻扰。
5 k6 o0 I- u6 o因此,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不久前透露,教育部正研究如何调整教育制度,包括加强技职教育,以变通的方式提高男学生进入大专学府的巴仙率。公仔箱論壇7 u8 \. \& s# Z+ o
技职教育实际上早已存在大马,只是国人刻板印象认为技职教育是「成绩较差学生」的选择,很少人申请。这种教育方式培训某个专业领域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具备特定领域从业能力,包括烘培、修车、美容、美发等等。
5 N" G* Y5 [, R: O5 e1 ]! ]加强技职教育,增加男生人数可行吗?大马升学情报工作室总经理梁胜义认为:「政府发现问题并有意改善是值得肯定的。但技职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选择,并没有先天地倾向男性或女性,男女皆宜。」5.39.217.764 ~$ A2 `2 {$ P* t
注重数目将流于表面5.39.217.76* L8 F! C# l6 b% p3 v3 f
他推测,政府或许希望通过加强以男生为主的技职教育课程,如汽车维修、烧焊等来「刺激」男生继续升学的动力和机会。& L! ]7 ]5 P, Y/ F( x3 g5 A: T  _) k
「但是,如果是这样,政府所谓的『提升技职教育』措施将会流于表面。因为这很可能只是为了增加男大学生的数量,而非提升我国技职教育的品质和内涵。」
1 Z: \' d( c! v" Q2 V, x, U3 \所以,我国虽然已经看到了技职教育的重要性,但梁胜义强调,提升技职教育的目的应该朝向更宏观的愿景,而非只用来增加我国男大学生的数量。「数量是很容易达致的,但庞大的数量是否又反映出高素质呢?」他反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 r6 n+ G" p/ B, C0 A' \
张盛闻则认为,推动技职教育确实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继续升造,并拥有一技之长,协助国家发展。「但,在教育领域,我们不应该过于强调性别差异,因为这很可能压抑个人潜能发展。」
5 y4 S9 r4 }$ {5 j/ j! D; ]# utvb now,tvbnow,bttvb多年来传统思维潜移默化地为男、女设下限制,女孩一定选择比较文静的文科,男生则应该选择理科、技能科。然而,张盛闻并不认同:「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并找寻自己想要就读的方向,不应该受到传统对于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0 m# ]( g2 k, r) v3 U1 Y"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重整社会「人才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7 c+ H  j9 s* Y! `- d+ ?! O
现在,虽然这种思维渐渐消除,也有越来越多女生选择较为男性化的科系。但,张盛闻仍认为,国人不应该焦点放在升大学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继续放大性别差异,因为,「最重要的还是如何为国家培育多方面人才。」tvb now,tvbnow,bttvb+ S" d" T: ^8 S2 F" [
梁胜义也是董总前学生事务局主任。他也认同培训人才更为重要:「不管是男是女,拥有大学资格的数量越多,也并不表示他们就更有职场竞争力。」tvb now,tvbnow,bttvb' f- [7 o* u  _2 r
「当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时,仅仅拥有文凭并不能确保一个人具备职场竞争力。我们更应该重视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强调『应战教育』,而非『应试教育』。」公仔箱論壇! [1 o, Q& e+ y6 h( V0 l
所以,我国虽然应该检讨男女大学生比例失衡的问题,但也不应该过于放大。「若我们有更开放的『人才观』,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关心其他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和权利,进而让每一种人都能享有最多的教育,对国家和社会也就有最大的正面影响。」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