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觀察朝野的財稅政策攻防 工商時報5 u1 R5 Y! F2 M" J( @; G4 ?3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x7 ?5 k. N% m/ P2 L) h' ~
9 ^! K& u3 M% X, H
總統選舉日子益愈接近,朝野間的緊張對立關係亦益愈明顯。隨著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逐漸推出各項「十年政綱」議題,兩黨的政策辯論與交鋒,不但益加白熱化,更常引爆出許多火花。在野黨站在攻擊的一方,想盡辦法對執政黨的施政能力與績效,做最猛烈的批判,招招欲斃其命;執政黨站在防衛的立場,則是用盡全力對在野黨的攻訐與質疑,提出最堅定的回應,處處設防求生。民主政治的可貴就在這裡,至少透過選舉競爭,民眾得以有機會理性冷靜地檢驗朝野政黨的一切主張與做為。
9 i7 j. O9 @; @0 @2 ]& qtvb now,tvbnow,bttvb
( |* V, j+ P$ f6 h3 o- {" G蔡英文的「十年政綱」陸續公布之中,從選舉策略的角度言,間隔一段時間,逐步陸續針對不同議題提出政見主張,不但可以維持選舉議題的主導性,更可以持續炒高議題的熱度。迄今為止,民進黨已發動了好幾波攻勢,搞得國民黨各政務單位每天繃緊神經,嚴陣以待。分析國民黨的反應,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類:其一,不屑類,認為民進黨所提主張,未抓住問題核心,根本不值一駁;其二,恥笑類,認為民進黨所提主張,犯有抄襲之嫌,其實國民黨都已在做;其三,指責類,認為民進黨所提主張不符事實或難以執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其四,推卸類,認為民進黨所提主張,雖或切中要害,但國民黨承續執政者的歷史包袱,無法完全施展抱負,情有可原。其實,不管是那一類,盡皆是制式化的選舉口水攻防,最終都禁不起民意的嚴酷考驗。民眾心中期待的是,朝野間愈辯愈明的真理、愈釐愈清的真相,以及愈究愈白的真話。tvb now,tvbnow,bttvb" @$ J& h1 @. w: q3 W
7 \$ R* ^+ d! V5.39.217.76在激烈的選舉競爭下,執政黨做得好的政績,在野黨尚且都還要想盡辦法插針找碴,更何況那些被在野黨抓到把柄的執政黨弱處。努力鼓吹宣揚自己執政所創造出來的績效,本是執政黨理當應做的事,試圖藉此博取民眾的繼續支持,但對於力有未逮、沒有做好甚或做錯的事,執政黨則不僅需要消極地為自己防衛辯護,更必須積極地虛心檢討,勇敢認錯,進而承諾加強改進。強辭硬拗固難以為民眾所信服,若甚至還刻意掩飾或扭曲事實真相,則更終將被民眾所拆穿,此當為明智的執政黨所不為。5.39.217.76$ I L( t! [) w/ N6 @% A+ a
. x8 I% `. V9 N* o公仔箱論壇衡諸馬政府執政三年有餘,由於一開始便遭逢金融海嘯襲擊,為了搶救經濟危機,不但大量擴增財政支出,更採行許多減稅措施。最後雖然安然渡過此一挑戰,但政府財政穩健亦因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赤字迭創新高,債務餘額直逼法定上限。尤有甚者,伴隨經濟衰退而來的貧富差距擴大問題,更變成馬政府時被詬病與抨擊的施政弱點。tvb now,tvbnow,bttvb7 Q. |7 A3 Q8 S& h- W+ _
公仔箱論壇( h$ x+ \' t7 A/ ]" L% e+ f
其中,稅制的不公不義以及所得重分配功能的弱化更是眾矢之的,造成極大的民怨。我們早就提醒與預言財政失衡與稅制不公這兩個問題,終將成為馬總統競選連任的絆腳石,必須儘早採取行動,把它們搬開。可惜言者諄諄,如今果真成為在野黨選戰攻擊之主軸,執政黨處於挨打劣勢,應付起來備極辛苦。tvb now,tvbnow,bttvb n2 d8 B6 a3 Z) v) _
# B2 }* N# p& j6 ~: T3 Z然而,如同我們一再強調的,台灣朝野兩黨在財政與稅制議題的主張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性。不管那一個政黨執政都奉行「左支右收」的政策,以左派(社會主義)的想法決定政府的支出,擴大政府功能與職責,但卻以右派(資本主義)的理念決定政府的稅收,限縮政府的課稅與干預,以致不論那一個政黨執政,都只會不斷增加支出與推出減稅,搞得國家財政殘破不堪。在此情況下,財政與稅制問題,就只變成是選舉時在野黨用來攻擊執政黨施政不佳的口號,但其實在野黨所批評的,卻往往是當自己身為執政黨時同樣會做甚或做過的一切。這種以現在在野自己罵過去執政自己的現象,毋寧是台灣民主政治運作上的怪異特色。5.39.217.76: c# f7 B! P- n i w
. Q7 ]+ |/ S" g2 v' l: T. D仔細檢視民進黨這次所提出的財政政綱中「財政支出效率化、稅制合理化及地方財政自治化」等三大主張,不但與國民黨的施政理念幾乎完全雷同,甚至連採行的相關作法亦無太多差異。民進黨雖然喊出「四年赤字減半,八年財政平衡」的口號,但卻不敢公開地宣示未來要加稅,並明白表態將租稅占GDP的比重從現在的11.9%提高至15%,甚至20%,以徹底解決國家財政失衡與債務累積問題。同樣地,民進黨雖然指出政府以往浮濫的減稅,再加上不動產投機泡沫的推波助瀾,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但我們卻沒有看到民進黨大膽宣示要對富人加重課稅,進而提出類如調降最低稅負制個人免稅額或廢除繼承土地免課土增稅等具體主張,用實際行動,展現強化租稅重分配功能的決心。( e2 q, z" T2 o; D; h8 }7 ~
tvb now,tvbnow,bttvb% S/ l8 G1 s B* o" Q+ n9 j+ u T- l
倒是民進黨提出不動產稅制合理化的主張中,將交易價格登錄制度列為首要項目,並主張以此做為建立實價課稅的基礎,不啻對國民黨構成了一項立即性的壓力。馬總統日昨已正式宣布支持修法推動不動產交易價格登錄制度,但國民黨似乎仍傾向於以「去識別化」的方式公開價格資訊,且更限制其不得做為課稅用途,果如是,則明明是一樁可以搶得美名的好事,將因而換得為德不卒、功虧一簣的罵名。這樣做是否明智,國民黨允宜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