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消費者不是“農殘檢測”實驗品

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8-24 04:03 PM 編輯 5.39.217.76, o" ^5 s5 P& `

7 ]) E  V3 ]# ~tvb now,tvbnow,bttvb      豆角、茄子、白菜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然而,這些在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的蔬菜,很多卻是和農藥一起度過“一生”:一根豆角被“喂”11種農藥,一根茄子一次性混打4種農藥,剛噴過農藥的蔬菜第二天就被採摘下來,運往市場銷售。記者近期追蹤安徽部分蔬菜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後發現,3個流通環節的農殘檢測竟一路“綠燈”,對于蔬菜的農殘檢測,有關部門回應稱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c& W% Q+ |" g* P. p4 [" W0 ?  輪番轟炸之下,國人的腸胃和神經一天天變得堅強。當三聚氰胺魅影不散,當瘦肉精死灰復燃,被“喂”11種農藥的豆角,又怎麼會令人們太過驚詫?食品安全,似乎成為烏托邦式的理想;而更真實的圖景裏,盡是地溝油、骨湯粉、牛肉膏交織的噩夢。于是,便有了一種無奈的戲謔,“下館子高危、下廚房才是王道”——可惜,面對嗜飲農藥的果蔬,狡黠至此的生計哲學也瞬間破產。總不能親自下地種菜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w7 N' @& W2 w# L
  可怕之處在于,一些農民竟對農藥深深迷戀。農業商品化發展至今,某些底線性的價值操守日漸模糊。繼而,對產量的無度追求、對收益的焦灼渴望,取代了一切。久而久之,種植者可以心安理得地濫用農藥,而絲毫不顧給食用者帶來的惡果。一旦失去了對同胞的關切、對個體生命的尊重,農業生產便可能步入“損人肥己”的歧途。以致于某些地方有一類傳說存在已久,即“農戶從不吃自家果蔬,從不吃拿去售賣的‘商品’”。
! }1 s- V. T5 W7 a; M$ b  s' _- Ztvb now,tvbnow,bttvb  人性中的陰暗面難免存在,差別僅在于能否藉外部約束抑惡揚善。農藥濫用之亂,當然不可簡單歸因為部分農民“為利棄義”,而更該追問整套的監管機制因何形同虛設。根據報道,從田間到餐桌,3個流通環節農殘檢測竟一路“綠燈”。面對質疑與詰問,有關部門似很無辜,索性宣稱自己既“管不住”又“管不全”。此番苦情的陳白後,公眾終于見識了職能者的“無能為力”。即便不願承認,但民眾的食品安全確實係于他們手上。. z4 _8 D+ K- k' b, {. C/ G9 U( O
  一方面所謂“農殘檢測”,長久處于實質失效的狀態;另一方面,此類“流程”普遍存在,並在形式上維持著運轉。名存實亡的檢測只會帶來一種後果,那就是協助問題果蔬“漂白”、誘導消費者誤判和輕信。也正是有鑒于此,農民才敢于濫施農藥、農企才敢于肆意推銷。當檢測者一聲哀嘆,以無辜者面目示人,他們應當意識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2 X' u- _( m2 R, \4 a, ]# v2 b$ @  誠然,農產品嗜藥原因頗多:部分農民知識存在缺陷,尚不懂得何為科學施藥;小戶種植、零星經營,不易借規模效應控制品質;“散種—收購”的供銷模式,使得批次抽檢難以對應到具體農戶……但是,即便如此,有關部門那句“管不住、管不全”,仍舊刺痛人心。畢竟,這群看似“有心無力”的人,恰是糾正現實錯亂的希望所在。一旦他們丟棄職責、安于現狀,且百般借口撇清責任,拯救菜籃、凈化餐桌又從何談起?公仔箱論壇# C) a$ [* t. v2 s+ S. B: b/ |, h
  一次次,國人腸胃臨危告急。且目力所及,你我仍看不到太多改變現狀的希望。檢測流程不能虛設,消費者不是“以身試藥”的實驗品。監管者在失去職業恥感之後,從莫名刺耳的推責宣言中,民眾心底的樸素期待一次次落空。但是我們仍願意相信,補救永遠都不嫌晚,而是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蔣璟璟)

“一根豆角喂11種藥”該如何消除

    不少地區的農戶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已經自發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式進行規模種植,並以共同品牌銷售農產品。如此有利于降低監管成本,有利于保證農產品安全。5.39.217.768 @" B8 Z* T- a: U! b
    據新華社報道,一根豆角被“喂”了11種農藥,一根茄子一次性混打4種農藥,剛噴過農藥的蔬菜第二天就被採摘下來,運往市場銷售。在這個從田園到餐桌的途中,這些本來不應該出現在餐桌上的蔬菜,最後還是一路綠燈地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 \- f% J0 p# J& y" r5.39.217.76    有關部門的回應倒是“實在”:既“管不住”又“管不全”。“管不住”是由于我國的蔬菜生產缺乏規模化經營,大都是以一家一戶種植為主,由此導致在源頭上監控蔬菜安全的難度極大;“管不全”是指批次抽檢實際上是依據工業化生產的模式而設立,與一家一戶的種植方式不符。在這種模式下,單個批次的安全與否,並不能夠代表真正的安全程度。) D' v7 \5 x& t
    盡管這些說法並非全無道理,但也不能成為監管不力的借口。新聞中一個批發市場的負責人直言,“我們沒有農殘檢測設備,縣裏面1年能過來檢測1至2次就不錯了。”監管部門因為“管不全”就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顯然是明顯的失職瀆職,沒有嚴厲的問責,有關部門就沒有“管”的動力。2 x0 ?! j9 `" M* z) f
    當然,“管不住”、“管不全”的說法,的確也指出了在缺乏規模化經營的前提下,農產品安全保障面臨的困境———農戶的道德自律成為最主要的約束機制。而市場上如果存在著不自律的種植戶,那麼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用農藥者有更高的產量和收入,那麼所有的農戶都會使用農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a1 L% Y) H; |0 Z
    那麼,在農戶分散經營的現階段如何達到農產品安全?公仔箱論壇& h% g, v& b/ L% [# z
    在我看來,除了強調政府部門的監管之外,還應注重種植戶的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可以設想,如果特定區域的農產品都冠以某種品牌,那些在實際上並無法律關係的農業種植戶以品牌的方式聯係了起來,一旦某個農戶的產品被查出質量問題,就會傷害整個地區的農產品聲譽,如此,農業種植戶就會更加自律,並會相互監督。
* A2 P" k+ y4 Z1 O3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當然,這種“品牌聯盟”不能強制推行,有關部門可以從中引導,讓農戶認識到這種有利于消費者甄別產品信息的制度,在本質上也有利于生產者提高收入,從而讓生產者主動結成“品牌聯盟”。事實上,不少地區的農戶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已經自發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式進行規模種植,並以共同品牌銷售農產品。
4 M: V6 [8 _& N0 q    當一個監管者面對5萬個生產者時往往難以監管到位,但面對50個生產者時卻會有辦法。同樣的道理,同一品牌的供應商可以對不同組別的種植戶的產品進行批次歸類,這樣一來,原本只適合規模生產的批次檢測,也可以在小規模種植的農產品上適用。而對監管機構而言,這樣的檢測成本就會更加低廉,不能再拿“管不住”和“管不全”做借口。(傅蔚岡)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