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自然百科] 阿里山山椒魚3600米 玉山群峰現蹤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進行山椒魚研究,發現「阿里山山椒魚」大量出現在3600公尺的玉山群峰,且數量遠多於中海拔的塔塔加。玉管處表示,雖然目前只發現一種山椒魚,但是因為園區棲地保存完整,不排除還有其它種的山椒魚存在,研究團隊將積極尋找。


(張文祿報導)


山椒魚從冰河時期就存在,台灣是全世界山椒魚物種分佈的最南界,在全球氣候極端變遷下,對山椒魚生態的衝擊嚴重,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呂光洋團隊,在玉山園區進行山椒魚研究,發現阿里山山椒魚大量出現在海拔三千六百公尺以上的玉山群峰,今年上半年已經記錄95隻山椒魚,遠多於中海拔塔塔加樣區的48隻。


玉管處指出,阿里山山椒魚是台灣特有種,為一級保育類動物,主要分佈在2,0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針葉林或闊葉林底層溪流、冷泉及滲水處附近,個體通常躲藏在石頭或朽木等遮蔽物之下,體長約11公分,體色為均勻的黑褐色或褐色,體背除了有白色小圓形斑點外,有少數個體具有明顯特殊形狀斑點,而前腳四趾,後腳五趾,是辨識阿里山山椒魚最重要的特徵。


玉管處表示,目前在玉山園區內只發現1種山椒魚,但因園區棲地保存完整,不排除還有其它種的山椒魚存在。
1

評分次數

  • dxb

昂首千丘遠,嘯傲風間;
堪尋敵手共論劍,高處不勝寒;
別 以 為 冰 箱 裏 的 東 西 一 定 是 冷 冰 冰 、 硬 邦 邦 的 , 偏偏 就 有 動 物 能 在 冰 箱 裏 如 魚 得 水 , 那 正 是 愈 冷 愈 過癮 的 台 灣 特 有 種 ─ 台 灣 山 椒 魚 。

說 起 牠 們 的 祖 先 可 是 相 當 有 能 耐 , 在 冰 河 時 期 退去 之 後 , 孓 遺 到 台 灣 , 從 此 就 在 台 灣 定 居 下 來 了 ,後 來 冰 河 期 一 過 , 台 灣 的 平 地 或 低 海 拔 溫 度 昇 高 了, 怕 熱 的 山 椒 魚 就 只 得 留 在 兩 千 公 尺 以 上 的 高 山 上了 。
山 椒 魚 因 其 名 稱 而 常 被 誤 認 為 是 魚 類 , 其 實 牠 是不 折 不 扣 的 兩 棲 動 物 。 牠 有 個 圓 而 扁 的 頭 , 小 眼 睛、 大 嘴 巴 , 短 短 的 四 肢 可 在 溪 流 或 陸 地 上 活 動 。 皮膚 柔 軟 而 黏 滑 , 背 面 為 暗 褐 色 並 帶 有 斑 點 , 因 為 牠體 臭 類 似 山 椒 味 , 所 以 被 取 名 為 山 椒 魚 。
山 椒 魚 通 常 在 溪 流 的 岸 邊 逐 巢 , 以 蟻 叟 或 一 些 小型 無 脊 椎 動 物 為 食 。 每 年 二 月 左 右 為 其 產 卵 季 節 , 產 卵後 會 把 卵 黏 在 岸 邊 的 石 頭 下 , 使 其 自 然 孵 出 。 幼 小時 的 山 椒 魚 是 利 用 鰓 來 呼 吸 , 長 成 後 , 鰓 便 會 逐 漸消 失 , 而 改 以 皮 膚 以 及 逐 漸 發 育 完 成 的 肺 來 呼 吸 空氣 , 此 時 即 可 離 水 生 活 。
山 椒 魚 大 都 生 存 於 較 冷 的 溪 流 岸 邊 , 現 在 已 列 為瀕 臨 滅 絕 動 物 , 極 為 珍 貴 。
山椒魚

山椒魚是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亞目(Cryptobranchoidea)動物的總稱,雖名魚,實非魚類。曾與恐龍並存,較恐龍早1億年出現,在地球存活了3億年,是現存世上少有的活化石之一。

該亞目包括大鯢(大山椒魚,亦稱娃娃魚)和小鯢(山椒魚),除了隱鰓鯢(美洲大鯢 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一種以外,其餘所有的山椒魚都分佈於亞洲。

特徵

大山椒魚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兩棲類之一,全長約50至150公分,最大可達180公分。不過大部份的種類都為20公分以下的小型兩棲類,一般的山椒魚身長約5至9公分。

其四肢很短,前肢4指,後肢5趾,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和其他兩棲類相似,皮膚只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皮膚呼吸佔總呼吸量的大半,在乾燥、不潮濕的地方無法生存。

台灣至少有五種山椒魚(台灣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南湖山椒魚、觀霧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棲地不連續,獨立演化,數量稀少。

生態

肉食性,只要是能塞進口的小動物都吃;食物短缺時,也會發生同類相食的現象。

通常在水中生活;也有在陸上生活的種類,在森林的落葉下等潮濕的環境棲息。
這不是環境乾淨才會發現!!表示台灣還可以住人
1

評分次數

  • dx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