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方安生 李光耀有保留 林行止8 N* X+ `- `+ T0 S8 V
/ c. w. d+ U A3 d* d5.39.217.764 `, ^2 Y& Q& n# B
三、香港人喜歡和新加坡作比較,表面上,這兩個英國前殖民地有頗多相似之處,其實本質上南轅北轍,大不相同,舉其犖犖大者,香港既沒有國防問題,外交上亦不必自己打拚,這意味僅軍事及外交開支,香港便省了一大筆,那不僅令香港財政很易便有盈余,而且有安定前景,便能夠全心全意致力於經濟建設﹔可惜政務官出身的特區領導人,缺乏胸襟與前瞻性,對中國政治完全外行(其中文程度令人懷疑能否讀通北京的文件及領悟其背后的含意),事無大小,揣摩京意后才制定策略,結果處處碰壁,且因此拉闊港人與北京間的鴻溝。觀乎目前的情勢,新加坡終有一日會取代香港在世界經濟領域的地方!5.39.217.76' }9 |, V r8 l' m
3 }2 P4 u; I4 ]5 s" U
新加坡人早視香港為競爭對手,在談及該國稅率時,李光耀顯然把香港視為假想敵,他認為若把入息稅稅率定得太高,有辦法的新加坡人及在該國工作的外國人,便可能考慮「移師」香港(頁一六八—九)。公仔箱論壇: f, I5 o8 J9 m+ r) r* x- n/ c# D
: Z/ Y3 B1 M& Q' Z) a. R! }
李光耀對香港小商人以顧客為尊因而設法滿足顧客需要的做法,頗為欣賞,但他對香港大生意人的經營哲學與視野,大不以為然。事實上,李光耀對香港地產商的看法,與筆者的相近。他指出香港人口倍於新加坡且有很多南來的優秀人才,這些俱為新加坡望塵莫及﹔但這些人的后輩,「獨沽一味」地產發展,而現在他們已回內陸發展(頁一四三)﹔李光耀指出,香港商界除了物業發展商和市場炒家,什麼都沒有。他以不恭維的語氣問,李嘉誠(李光耀提及的唯一﹝?﹞港商)可有制造一件營銷世界的商品?沒有,他投資地產,收購港口、超級市場、電訊公司(和李氏沒有提及的資源及電力公司),十分成功﹔然而,他不過順市而行,即什麼行業當紅便進入該市場,言外之意是缺乏創業家的眼光和魄力。筆者對此說不敢茍同,以李嘉誠是唯一一位在國際視野、放眼世界而且身體力行在國際商界大展拳腳的香港企業家﹔創新當然難能可貴,但在海外開礦經營海港、電訊以至供水公司,又豈是易事!哪家香港公司最成功?李光耀認為應推馮氏昆仲經營的利豐,可惜其經營的不過是現代貨運連鎖店的「物流業」(logistics chains),他們不興辦工廠,因為自知無法在競爭劇烈的市場中立足(頁一四七—八)。' }) A) S% w5 r7 Q8 J
4 _, v0 }9 k* @! w& j- u. v! q- Z4 M公仔箱論壇李光耀指出香港經濟因為吸引了無數「中國制造」的企業家(指解放前后挾資金技術及企管經驗南來的內地企業家)而起飛,新加坡完全缺乏這種人力資源,他慨嘆新加坡獨立初期的社會中堅分子隻是一批農人的后代,他們之中有的成為貿易商,有的成為專業人士,當然有的成為創業家……,但在他治下,新加坡的經濟成就終於與先天優厚的香港並駕齊驅!事實上,不是長他人志氣,在筆者看來,香港經濟可以拿出來「炫耀」的,物業發展(尤其是會自動膨脹的樓面面積)之外,似乎沒有什麼其他成就足以驕人了。過去一個時期,由於國內管制甚嚴,新加坡輸出了不少股市大鱷、商場騙子,但這種不光彩的出口已成過去,如今新加坡人經營的酒店,到處都見﹔其制造的若干消費用品,亦在國際市場上佔一席位。可是,香港有什麼本地制造的東西打進國際市場?答案不是沒有而是不多且都是「零件」,更有后繼無人之痛。筆者不久前曾指出,特區政府縱容地產商任意肆意把樓宇面積「發水」,令他們大發其財(亦令不少官員退休后謀得好差事),卻因此禍根深植,除了少數例外如長江實業,有哪個地產發展商的后代樂於在非地產行業發展?換句話說,有哪些行業的利錢比可以「發水」的地產業優厚?答案是沒有。香港的「富二代富三代」大都在國際頂尖學府求學,學有專精,本應在多個領域有所建樹,可是結果大部分精英分子都在最易賺錢的物業發展上打主意,這意味香港商界的精英分子,除了地產,什麼都不敢嘗試,結果什麼都不會做﹔而當物業不景周期來臨時,香港經濟便會受樓市崩潰的拖累而一蹶不振。比起新加坡已有蓬勃的尖端行業及媲美香港的基本設施,其經濟前景遠勝香港,是不必諱言的。5.39.217.761 N* L F: _8 d2 v8 B
公仔箱論壇% P" U2 |7 z* r" T2 ]+ a& a c
據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去年前三季新加坡工業產量增百分之四十五、生化藥物增百分之八十五、電子產品增百分之五十﹔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在外匯交易上有長足進展,二○一○年的交易額比○四年倍增,國際結算銀行估計新加坡每天外匯交易額平均二千六百六十億美元,為世界第四大,在亞洲為僅次於東京的第二大。經過多年經營,新加坡已是亞洲商品(包括橡膠)現貨及期貨交易以至石油提煉中心,去年四月賭場開業后,旅客人數大增,去年七月已首次突破百萬人次……。
; \3 M, k# n: Q3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 V( q- C
當然,如果中國經濟一帆風順,繼續繁榮,則香港尚能期待在中國的救援下「起死回生」,而此一「優點」是新加坡望塵莫及的。公仔箱論壇8 c. G1 o. w: L0 q" I7 j1 i7 A
8 h* r8 R6 j& h; v% R o
$ D5 T- D9 x) A( a四、李光耀多次訪港,與本港政商人物應有不少交往,可是本書並無提及,大概是沒什麼東西可供新加坡青年一代借鑒吧。他唯一花了約三分之一頁篇幅談及的香港人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
g ]3 r3 j) t' ~1 @" v公仔箱論壇
; z8 p6 l) |3 x3 N; V6 ]9 Gtvb now,tvbnow,bttvb被問及中國崛起會否令新加坡處境艱難時,李光耀的回答可圈可點。他說,假使美國從東南亞撤走,中國自然成為區內獨大的強權,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新加坡做出一些令中國不快的事,中國亦不會(其實是不必)入侵新加坡,她隻須收緊市場,不讓新加坡貨進口,新加坡便不知如何是好﹔雖然新加坡早已開拓印度等市場,但中國市場仍是生命線!5.39.217.767 V, z4 d5 I$ [& h# B0 [
B/ Y' c S$ Z0 W+ ]公仔箱論壇李光耀又說,香港現在已明白本身的處境,因為中國經濟上一收一放,香港經濟便冷熱交侵、翻騰不已。香港經濟呆滯時,中國政府可放寬國人去香港買樓買股票的限制,結果香港樓價股價立竿見影上升﹔香港人當知誰是他們的「再生父母」。在這種大環境下,李光耀質問,你以為反共、主張民主的組織還是那些親中的團體得勢?答案明顯不過。正因為如此,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決定退出政府。她反對中國的干預,以為仍行英國的一套、落實民主和有美國的支持,香港便能「五十年不變」。李光耀認為這種想法簡直是垃圾(rubbish)。當米字旗除下五星紅旗升起之時,香港便無法擺脫中國的影響(頁三一五)。tvb now,tvbnow,bttvb0 c+ A) r/ G) f
李光耀說他有很多仍保持經常聯系的少年朋友,可惜不少已不良於行﹔而他同時代的英國「書友」,幾乎全作古人﹔相信優生學的李光耀說他父親九十四歲才謝世,他因此應該還有很長的「余年」。
) n( U6 o2 S7 j+ ~& O5 M ptvb now,tvbnow,bttvb
5 `7 _, w b& s6 ~公仔箱論壇除了數字至今仍保持經常聯系的新加坡中學時代摯友,在他外國友人中,感情最好的要推港人熟知的柯利達爵士(Sir Percy Cradock, 1923-2010),他們是同期的劍橋同學(不同學科不同書院)。柯利達歷任英國外交部要職,曾為駐吉隆坡專員,在中國大使任上退休﹔他協助戴卓爾夫人和中國談判香港回歸,在英國外交界地位顯赫﹔然而,晚景淒涼,他患糖尿病,割掉雙腿,行動不便,有次李光耀在倫敦他租回來的家裡作客,看他上廁所之辛苦,「有如做一次高難度的體操」,可是,除了年老體衰的太太,並無護士、佣工相助﹔屋主每周兩次來清潔(這是英國小業主的例行工作,筆者當年在劍橋的「宿舍」,業主為在藥房任職的藥劑師,午休時便來清潔房間、公用廚房及餐廳﹔七十年代末期回劍橋藥房探望他,不遇,店伴說他打算賣屋退休回鄉了)……,李光耀無限感觸,不勝唏噓。他的其他稱得上好友—政治上的同道—的外國人,還有基辛格、舒爾茲(八二至八九年美國國務卿)和貝理雅。基辛格是他於一九六八年在總理任內放假去哈佛進修時的導師,成為朋友,一直保持聯系。
" D( Z7 _( Z" w4 u) I U5.39.217.76( c1 ~( E A7 a/ h
- S) s: J) x* {5 u1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五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