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可能因血管動脈阻塞,而造成危險。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蔡建松表示,動脈粥狀硬化高危險群包括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患者,若出現頭暈,複視,走路不穩等感覺異常,進一步就可能發展為腦缺血、中風等嚴重問題。
/ A6 ?. m8 o5 B3 \2 u& B
! g3 J0 U# k" ] G5 U! {9 o8 U5.39.217.76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蔡建松表示,人體的大血管阻塞,涵蓋無名動脈及左鎖骨下動脈等區域,主要常見因動脈粥狀硬化為主,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糖尿病、吸菸及高血脂等疾病,大部分的患者都會有症狀;若是有症狀族群主要以椎基底動脈缺血症狀為主,包括:眩暈、複視、走路腳步不穩、四肢跛行感覺異常等,進一步就可能發展為腦缺血、中風等嚴重問題,應注意防範。
2 z) k; r0 B9 f"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p$ h/ F2 P8 P; f7 Q
蔡醫師表示,臨床上相關有心血管、大血管阻塞問題的患者,如又合併冠狀動脈疾病,建議提早手術治療,以減少相關併發症。根據臨床相關研究顯示,主動脈幹阻塞可運用侵入性較低的裝置「血管內支架」來暢通血管。
5 k* a4 x1 i Q, V& p0 k: ?4 gtvb now,tvbnow,bttvb" ~9 V! j! R6 J3 B$ Y# F4 q s6 W
但若患者是屬於無名動脈狹窄,則就必須使用傳統手術治療。因為無名動脈有較大的直徑,及位置距離右鎖骨下動脈及右總頸動脈分岔處很接近;而根據過去臨床統計上,使用傳統繞道術通常五年內可維持97%的通暢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