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要求補貼票價 香港進入共產天堂 林行止
' g$ U' T+ J3 o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0 E, h; U1 ^- f! c* t( ?
5.39.217.76* R& Q; g5 k- v+ I' s. N
一、公仔箱論壇/ D/ z& @9 E: x8 P. b
( z1 j8 O" C+ q7 m) f1 T5 w5.39.217.76長期錄得豐厚利潤—對沒有發水樓可賣的工商界尤其是廠商而言—的九龍巴士,今 年五月票價已加百分之三點六,雖然加幅比通貨膨脹率高,但對改善公司財政狀況似無補於事,遂於去周發出「盈警」(盈利將下降的警號),這本來是上市(公共)公司提醒其股東以及投資者的「警示」,「先此聲明」,讓他們在作投資決策時知所選擇;可是,九巴發「盈警」另有目的,此為公司上半年度將出現虧損(或盈利倒退或有微利亦未可知),因此要求政府撥款(數目未定,但民建聯的建議為三百億)成立所謂「票價穩定基金」,這等於要求用公帑作補貼,令九巴不必從設法提高經營效益上以求由虧轉盈,而是盈利一旦倒退,便可依賴「基金」補其不足;此「基金」若真的成事,九巴(及大部分其他公共交通機構)的股東日後只會賺錢不會蝕本,因為蝕本部分由納稅人的稅款填補,等於保證九巴股東年年有盈餘永遠不會虧損,這已不是資本主義而是進入「共產主義天堂」了!+ I3 T& N" S. K( K
- j6 o* l/ o9 Q1 a5.39.217.76有關成立「票價穩定基金」的提議,是筆者從事財經新聞工作四十多年所見所聞最荒謬最荒唐的消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w6 v" Y, |: H |8 ~
* I* O+ C- |' a% ^
宗教世界有天堂有地獄,資本主義制度則有賺錢亦有虧損;顯而易見,天堂「獎賞」善人、地獄「懲罰」惡人,與善經營者有盈利(消費者對其「獎賞」)而經營不善者則虧本(受消費者唾棄的「懲罰」),道理如出一轍。換句話說,香港只要仍行資本主義制度(《基本法》保證五十年不變的制度),企業有賺有蝕,是天經地義的事。盈利不如前或可能虧本的公司要求政府以公帑保證其不會虧本即保障其股東的利益進而吸引更多投資者投入,這種「提議」,不免會使對資本主義制度有信心有認識的人大吃一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Q8 j# r" t' Z) S# v
3 ?7 c# [5 X u: x7 C5 |二、
# B+ p( z, \/ `. y4 n
- @0 q) |* {& D5 D8 [7 D5.39.217.76九巴的財務狀況其實應比目前的情況佳,只是經營者挖空心思,為股東牟取極大化的短期利潤,把最值錢的土地資源及時分割,並將利潤由股東分享,其對巴士車廂廣告收益亦以相類手法處理,令如今巴士除了路線經營,並無其他輔助性利潤來源。正因為九巴早把其最具賺錢潛質的資產逐一掏空,且其所得利潤悉數為股東攤分而沒有留下部分成立「利潤穩定基金」之類的安排,在利率低企(其借貸成本下降惟其每天現金流的利息收入亦減少)、直接間接經營成本(如薪金如能源等)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環境下,九巴利潤下挫甚至可能出現虧損,不足為奇(按世上只有國企由政府「包底」,惟利潤亦由納稅人分享,這是其收費其票價特別低廉的原因)。然而,如何扭轉劣勢、如何在逆境中求存、如何與發出專營執照的政府談判經營條件,是經營者管理層的責任,世上哪有盈利歸股東及管理人員而虧本則要納稅人承擔(即俗話所說的「輸打贏要」)的道理?公司管理當局實應設法提高效益,而其可以改善之處,外行如筆者亦覺得大有嘗試的餘地。現在港九路上經常看到空無一人的巴士— 不僅九巴為然 — 這誠是資源浪費及污染大氣的典型,因此應設法改進;而改進之法不一定只是「縮減班次」,七月六日《經濟學人》的economist.com/blogs/free exchange有短文,介紹新加坡計劃引進二○○八年由印度Infosys公司根據行為經濟學原理所創且證實有效的物質誘因機制,達到疏導繁忙時段巴士太擠迫的困局;這種方法不一定適用於香港,但它提示巴士經營者可以運用種種方法「優化」巴士乘客(smoothed occupancy)太擠迫及太疏落的情況,這對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益進而邊際利潤大有幫助,是彰彰明甚的。tvb now,tvbnow,bttvb# k0 s& V; [; f) S- I# R
0 k" K6 N4 ^$ _3 l5 X' M: |- f' N
公仔箱論壇' C0 r" V3 M+ D8 G# z- R
三、
# a# l0 ?$ v. q2 Q+ |+ u" w& ^tvb now,tvbnow,bttvb/ C, P9 q {) D6 F! I" n- X. X
新鴻基地產當年收購九龍巴士(如今分由二子公司一共持百分之三十三股權),只是從投資者角度考慮而沒有大財團藉此回饋社會的存心,站在為股東牟取最大利潤的立場,這是完全正確的;而其後把地產分割把車廂廣告獨立經營,俱顯沒有社會責任心的資本家賺盡的本性,在這個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也無可厚非。事實上,新鴻基是以高超財技把九巴解體,那便如在歐美十分流行(七十年代已由英資公司利獲家引入本港)的「拆骨伎倆」—收購一家資產多元化的企業,然後把其為市場垂涎即有買家爭購的資產一一分拆高價賣掉,其所得為股東瓜分(當然同時炒高股價並從中套利),在大多數例子中,股東很快收回成本,而此公司餘下的資產只有或比雞肋尚有不如(投資者沒興趣)的「核心業務」,那已是「淨賺」之物。在九巴事例中,發展車廠土地令大股東超額收回成本且大有盈利,這是其經營有術、看到車廠土地的潛在價值當機立斷進行投資的回報,是「資本主義英雄」;問題是,動「大手術」之後,九巴剩下的只是在劇烈競爭下能夠賺蠅頭小利已屬萬幸的巴士業務,由於有賺大錢潛質的資產已不存在,公司一遇經營成本漲幅大於收入的情況,財政馬上出現困難,可惜大股東此時已缺乏全神投入令公司轉虧為贏的誘因,因此便恬不知恥地打納稅人的主意、向政府伸手!
9 B7 x" O- l* w$ j) C* \' vtvb now,tvbnow,bttvb
" j# i, ?. J$ \4 M! U5.39.217.76眾所周知,九巴是一家擁有約四千架巴士、員工一萬二三千名、經營近四百條路線、每天載客量達二百七十萬人次的大型公共交通企業,正因為其「大」,才有和政府「討價還價」的本錢,它稍後若以九巴不是慈善機構不作「無利潤經營」的藉口「罷駛」,九龍區交通便馬上癱瘓(甚至中港邊境交通亦受影響),而這是它唯一的「王牌」。在這種情形下,政府和它「談判」時的先決條件,應該是不准其削減遑論中止服務。曾大賺的企業因少賺或虧蝕而停止服務,完全不符市場原則,因為填補蝕本是股東的分內事,政府因而大有理由設下「先決條件」。可惜政府有津貼小輪公司的先例,會否令其處於「下風」,任由九巴「宰割」,大家只有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B. T8 ~7 W/ p4 y! K# n% ^3 e公仔箱論壇
: U3 H9 R, ]( h$ Y. f2 O/ ?9 [ \" @公仔箱論壇按照市場規律,上市公司的股東若對公司盈利前景缺乏信心,大可於市場上沽售股票,在「合理價」時自然有投資者承接。這是自由市場的正常運作。換句話說,九巴這家在現任管理層領導下盈利前景不太光明的牟利企業的前途,應由市場決定!5.39.217.76+ a+ F( W6 O6 f) i/ K0 a
( r# H0 d; w: p7 F公仔箱論壇許多資深讀者都說筆者的思路變了,這確是事實。初入行時,筆者對市場制度有無限憧憬,這是受保守經濟學說的濡染,同時親自經歷了小資本家艱辛掙扎才有所得的過程,堅信資本主義制度是誘發人的工作潛能進而創富的最佳制度,連帶對資本家亦肅然起敬。可是,這數十年來,筆者看到了資本家貪婪無厭以至不擇手段追逐利潤的醜陋一面。香港真是資本家的天堂,稅率低稅例簡單、已取消遺產稅而政府工作效率高,在在向資本家傾斜,對他們非常有利,可是,不少資本家還是不滿足……。這是筆者對不懈投機取巧以至不惜走法律罅欺負消費者賺錢的資本家愈來愈反感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