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推動馬屎埔有機重生% j, U) P, J! \# A! \8 r8 k
2011-07-17 ) J- x; L' `* h! z2 N. Q% Q3 g( t5 S

「馬寶寶有機農場」令馬屎埔生機再現,村內不少居民都回歸耕種,年逾70的「通菜婆婆」便是其中一個,直言希望「活到老、耕到老」。在通菜婆婆背後、與馬屎埔只有一街之隔的高樓住宅,本來也是馬屎埔的農地群,在90年代被地產商收地發展成住宅區。(鄧宗弘攝) 
位於粉嶺的「馬寶寶有機農場」一年前在粉嶺馬適路「開業」,吸引不少社區人士到訪。(鄧宗弘攝) 公仔箱論壇2 O% v4 Y* X4 e" z
開業一年迎豐收 憂難敵收地發展
" u( M6 |& {( _( I2 y* U! e; E【明報專訊】一年前,80後區晞旻放棄港人看重的「中環價值」,回到土生土長的馬屎埔村開創有機農場。多次被地產商收地拆屋的這條小村落,憑着這鼓年輕力量再現生機;年老村民踏出參與有機種植的第一步、社區人士主動認識農耕,甚至有年輕人歸隱田園。馬屎埔就這樣過了豐收的一年,但豐收背後,地產商仍未放棄拆村發展。政府4年後會構建新界東北發展區,有機農場要茁壯成長,前路仍然崎嶇。5.39.217.76/ g5 H9 d3 _) \, z$ r9 o& m
) Z) D' |% O5 r0 s# a$ [" i6 m
棄中環工作開農場 h+ X2 N0 o d T5 d( x
位處新界粉嶺的馬屎埔村,曾是出產數以噸計果菜的農業重地,26歲的區晞旻早於祖母一代已在村內居住,由祖母種植「常規疏菜」養活三代人,無數孩童在市區屋邨遊樂場嬉戲時,晞旻便是與年紀相若的小孩和弟弟穿梭田間玩耍。晞旻直言,儘管自己在農村成長,大學時期與其他青年人無異,選讀的是商科,畢業後找的是中環文職工作,但這一切卻令她更想思索生活的價值。
5 \0 T- I9 K1 F! v4 @tvb now,tvbnow,bttvb「我想做生產食物的人,我想貼近大自然,我想選擇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憑藉信念,晞旻放棄眼中營營役役的工作,去年回到馬屎埔村。她坦言,由90年代起,地產商已向原居民收購農地,農村漸漸沒落,本來數百戶農民租戶,只剩下至今約100戶,對於要令荒廢的村落復興,晞旻沒有太大把握,只希望以她僅有的力量,繼續開拓下去。
6 }4 r& t0 b+ `$ @& g) F& }6 R+ t( d# N& r; z! A2 r
說服老村民不用農藥
" ~5 |# J( z* C7 Wtvb now,tvbnow,bttvb晞旻選擇了村民不敢嘗試的有機種植,一年前的今天開辦了「馬寶寶有機農場」,在父母和幾個村民支持下,改變原有農地的種植法,「不用農藥,不用化肥」,起初不少長輩對有機耕種半信半疑,「連嫲嫲都話『新界人唔食有機菜』;他們不相信,我們就要做給他們看,因為有機種植才能配合市場需要」。- z: ?0 r1 v7 P1 V
事隔一年,晞旻直言沒想過能超額完成,除了農作物能高價出售到市區,更開辦了有機菜農墟、麵包班、耕種工作坊、導賞團等,不少搬走的村民都回來耕種,社會人士亦逐漸關心這群香港本土農民。轉眼間,馬屎埔村尋回失傳了10多年的生機,「耕種就是會給人實在的感覺,這種感覺別處找不到」。公仔箱論壇( I2 H. _5 Z5 }" r0 Z {7 @& D
/ M# z7 u% e i' atvb now,tvbnow,bttvb地產商豎牌阻耕作
/ a: N8 E, @5 I7 t5 s# J然而,發展局早前完成新界東北規劃,建議發展住宅,2016年動工。過去一年,地產商經常在這裏進出,插上警告牌要求部分村民停止種植,晞旻說,「不擔心是騙人的」,但村民仍然相信馬屎埔會有生機,只要政府認真審視本港的農業價值,願意考慮市民的利益,不更改該處「農業」土地用途,農村就可以繼續生存。" R7 P0 Q8 G7 U( h; f
「不少港人喜歡住市區,我們尊重,我們不反對,但為何要扼殺農村人的生存空間?這道理說不通。」馬屎埔的一班村民,繼續期待着下一個豐收年。
8 f" E6 ]! C# M% g" E% j. u5.39.217.76明報記者 鄭穎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