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帶職參選的爭論是一個假議題

「馬吳配」成形後,民進黨要求吳敦義不能「帶職參選」,應立即辭去閣揆,以免濫用行政資源,造成選舉不公。對此,吳敦義則辯稱「法律沒有禁止」帶職參選,也承諾會謹守行政中立。
6 _1 I1 e% i4 m* l7 j" k7 Y
1 R+ ^3 A0 y3 n5.39.217.76其實,不論從經驗法則或從政治邏輯看,所謂「不能帶職參選」,都是個假議題;民進黨的要求完全無理,但吳敦義的回答也不很對味。最明顯的例子是,上屆總統大選,民進黨的「謝蘇配」都未有公職在身,但回鍋閣揆張俊雄在陳水扁授意下濫用「一周一利多」的政策大放送助選,那才是可怕的災難。表面上是「不帶職參選」,實際上卻肆無忌憚地濫用國家資源,台灣還要重回這個噩夢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 k: C- ~# N6 R4 Y6 N

7 ^6 A9 h# k6 S5 r# m從政治原理看,「不能帶職參選」的語境和邏輯都充滿著悖論。第一,在民主選舉制度中,任何尋求連任的行政首長,都必然是帶職參選。民進黨深知無法要求馬總統不帶職參選,卻要求其搭檔的副手迴避,無疑是本末倒置、邏輯不通。第二,在民主政治中,執政黨本需概括承受全部執政責任,接受選民檢驗;反對黨針對特定個人而發,目的只在政治干擾。第三,問題不在是否帶職參選,而在是否行政中立。
7 ^2 I' A" `& N# g' Utvb now,tvbnow,bttvb* R* G( E; q! S% B
如果馬總統取法四年前陳水扁任用張俊雄的策略,讓吳敦義免兼行政院長,專心競選;同時任命一名過渡性之新揆,專門配合馬吳配的選戰策略釋放利多,向民眾開出一堆不知要由誰兌現的美麗支票。這種荒謬的「不帶職參選」演出,誰敢說更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tvb now,tvbnow,bttvb- a0 T$ q; e; C: H) j
5.39.217.767 \6 O& H' _" x
張俊雄那次回鍋,除了「每周一利多」的大手筆撒錢到不可開交之外,更可怕的是,在大選對峙的氣氛下,整個社會輿論對扁政府的針砭已形同失效,只能任其為所欲為。綠營敗戰後,張俊雄隱退政壇,要如何追究他的責任?參選者不帶職,但在職者卻胡作非為,這種「不帶職參選」有何意義?tvb now,tvbnow,bttvb* t' m5 a! G& F$ d&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b2 F) F" y% _: d
進一步觀察,二○○七年五月蘇貞昌之所以辭去行政院長,並不是因為要搭配謝長廷角逐大選,主動作出「不帶職參選」的選擇;而是因為他挾閣揆之優勢,卻在黨內初選敗給謝長廷,只好黯然交出閣揆,方便陳水扁重新布置戰局。故而,張俊雄回鍋擔任閣揆,若要誇示為民進黨「不帶職參選」的範例,分明就是名不副實。
5 `9 k" a# X' R( o4 e3 Ytvb now,tvbnow,bttvb) u( b9 }! i5 {$ ]: ]8 I) F8 H. v
更別忘了,那年四月,蘇貞昌確有過一次未遂的「不帶職參選」演出,卻遭陳水扁「慰留」收場。諷刺的是,那次蘇貞昌要辭去閣揆職務,也根本不是為了向台灣民眾彰顯什麼行政中立,而是因為黨內幾個同樣有志總統大位的天王們聯合代理黨主席蔡同榮共同施壓,要求他辭職,以便初選能公平競爭。由此可見,民進黨的「不帶職參選」的台詞,說穿了不過是其鬥爭助興的狼煙罷了。
+ V" @3 O: A+ P- b$ K$ V8 w# [6 otvb now,tvbnow,bttvb
3 [+ H" Y1 o( v3 ~+ r- N再說,二○○八大選,陳水扁已不能競選連任,但不斷地以總統地位操縱選舉,例如動用國家資源發動「入聯公投」等,鬧得天翻地覆;可見,問題其實不在候選人是否帶職參選,政府中不參選者若要濫權操縱選舉反而更可怕,因此,問題是在政府與執政黨的政治誠信。但是,有這麼多不堪檢視的過去,民進黨依然能把「不帶職參選」的神話說得那麼臉不紅氣不喘,值得人們深加探究。! O, _. m) c' M5 S

/ \  u3 s* X% F2 L/ N1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是否帶職參選,既然根本是個假議題,朝野沒有理由借題發揮。一首荒謬練習曲,彈過一次就知道是個錯誤,自不必再練第二回。吳敦義若未謹守行政中立的承諾,就留待輿論聲討,但帶職參選不是問題。 0 b% q; D" C/ K

0 \7 m& a( W; z( M; K3 z公仔箱論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