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0 p( a5 z
[url=] [/ur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w. K& h9 O# Q
1 of 2 [url=] [/url]
3 d$ Q8 N7 J& P: S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8 p; Y7 V: V( J
, Q, \( `& v$ z6 t& i% c5.39.217.76(檳城4日訊)來自16個國家及地區、超過千條孔雀魚及展鬥,週六在合您廣場的賽魚盛事中競美。籌委會主席彭奕聰披露,大會吸引了1051缸魚參賽,破了上一屆紀錄,共有16個國家及地區參賽。
/ u" p( M! ~* c5 k8 t他指出,舉辦這項大賽除了是為了聯繫各地的養魚愛好者,推廣孔雀魚及展鬥的養魚樂趣,同時也通過比賽致力於慈善事業的責任,這次將籌獲的1萬5000令吉捐助日本大地震救災。
6 l$ K1 o" A( {, `公仔箱論壇擬籌3萬元捐日本地震: d: R$ d6 W: I. Q
他在週六的開幕禮上指出,籌款目標訂為3萬令吉,目前已超過1萬5000令吉,在為期2天的比賽所得,包括拍賣孔雀魚及展斗魚,扣除經費後,將會一分不留悉數捐獻給日本賑災。
( p7 F; ]% [* y+ o; Y2 z% u“到來參加的國家及地區包括中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越南、日本、泰國、香港、韓國、印尼、新加坡及台灣等,而大馬各州的孔雀魚及展斗愛好者也群湧赴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t! }7 N ~ V- w
這天的開幕嘉賓之一檳州農業及農基工業委員會主席劉子健也說,孔雀魚與展鬥慈善大賽,是一項很有意義及有趣的活動,因為推動養魚興趣外,也可以做慈善事項,一舉兩得。
% o2 Z |" g( ^- d, `* ?公仔箱論壇溝水不清再難找打架魚他指出,檳城旅遊賣點不單是古蹟或美食而已,諸如國際性比賽也能吸引海內外的遊客前來檳城觀光,希望有朝一日它可成為檳州主要事項,而且越辦越大。tvb now,tvbnow,bttvb5 Q& | K" S$ M7 X) r. F1 m9 `
基於檳首長林冠英目前身在北京未克出席,檳城衛生、福利、愛心社會及環境委員會主席彭文寶代表首長主持儀式,他在台上致詞時憶述孩提時期,在住家旁溝渠捉魚的情景。tvb now,tvbnow,bttvb: A2 R" e t" L! j6 u% j! d; o7 N
他說,小時候的溝渠水質清澈,隨意可找到“打架魚”和孔雀魚的足跡;現在受到化學物質的侵蝕,已經沒有這個“玩意兒”,“而這種現象也在告誡我們,必須嚴正看待環境問題。”
( @' R! f3 B' F5 G日本駐檳總領事甲斐哲朗也在會上感謝所有捐款給日本災黎的熱心人,他駐檳才一年多,卻能感受到檳城人真心對待,是充滿愛心的族群,讓他最為感動的。
# l* L1 y. j6 e, ]$ ]8 [5.39.217.7610名玩魚達人任評審
% _( }! G7 B0 Z2 J: u/ C* E# [去年首辦贏得佳評後,馬來西亞孔雀魚協會及檳城展鬥俱樂部再次攜手聯辦第二屆馬來西亞國際孔雀魚及展鬥慈善大賽,於6月4日及5日舉行,這是馬新兩國最大規模的孔雀魚及展斗賽事。公仔箱論壇3 a s2 \- u' I, q2 X: p
已列為檳州常年活動公仔箱論壇0 z& a; l; J# s9 T6 K
彭奕聰說,為了讓此次賽會更透明化、專業和公正的情況下舉行,大會邀請10名來自國內外的“玩魚達人”tvb now,tvbnow,bttvb: a6 C" G2 s' ]/ n D/ A# t
擔任評審。他們當中,大多都是世界杯孔雀魚及展斗比賽的常勝軍。
: v! I8 D* s1 q! @& ^5.39.217.76他指出,由於台灣在孔雀魚方面,起步比大馬早,水平在大馬之上,許多品種也是從台灣引進。他希望借賽會讓大馬與國外參賽者交流下,提高本地孔雀魚的水准。tvb now,tvbnow,bttvb* @9 v" P9 g2 o% D3 x" G6 Q
雖然賽會僅2屆,但獲得州政府非常支持,如今已被列為檳州常年活動之一。因此,彭奕聰也冀望聯合泰國、新加坡及台灣,籌辦號稱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亞洲孔雀魚及展鬥大賽。
" B9 G; J0 Z8 C% b: f$ O. R. e5.39.217.76這項比賽是由馬來西亞孔雀魚協會及檳城展斗俱樂部聯合主辦,協辦單位為檳州旅遊發展委員會、馬來西亞漁業局、《光明日報》、建榮水產供應有限公司及Pets寵物情緣。公仔箱論壇, \' ?' J, `+ i; X2 d& J( }
上一屆賽會一共吸引2萬人次參觀,由於本屆賽會日期落在學校假期及國家元首華誕(6月4日),這有助提高參觀人數,預料將吸引超過4萬人參觀。(光明日報/報導:劉珮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