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律己以嚴 待人以寬

 ,  描述: 鄧孟聰
在美國,一名女士因在火車上旁若無人地大聲講電話16小時,對同車乘客造成嚴重滋擾,結果因行為不檢而被警方拘捕。這則新聞看似誇張,其實在我們身邊時有發生,只是香港地方細,公共交通車程短,即使有乘客講足全程,頂多也不過個多小時,不過與他同車的話也夠好受的了。
8 [3 C& {/ {" {1 `, w; n+ Z公仔箱論壇 5.39.217.76; r. h. o' _4 A- e6 e2 A
有一本書名為Annoying: The Science of What Bugs Us,作者用一條公式(討厭=不快+未知+持續)計算出最令人厭惡的事情,結果在公眾地方旁若無人地大聲講電話正正排在首位,其他如長鳴的警鐘、難聽的音樂等,同樣會令人坐立不安。這些事情可以發生在我們的周圍,來自不認識的陌生人,又或者認識的如鄰居、朋友、同事、老闆,甚至身邊另一半。
9 A1 M  d4 E4 }$ X2 ~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q* t$ _: J' B/ q
不自覺做令人討厭事
! V* x) ]& {0 M" u9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想說的,並不是怎樣的行為最令人討厭。罔顧他人固然不值得提倡,不過我們在列舉其他人的討厭行為時,有沒有想過其實自己也時常不自覺地做出一些令人討厭的事呢?在公眾地方大聲講電話、咳嗽時沒有掩嘴、吃飯時聲如豬嚼、乘車時與朋友大聲喧嘩、匆忙時走路橫衝直撞、聽音樂時將音量放得過大……相信很多人也試過,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是不覺得有何不妥的,因為我們關心的,就只是「我」,「我覺得我有需要或喜歡這樣做,而且既沒有惡意,也沒有刻意影響他人,所以我應該有自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1 J( a# Q. T5 A# t7 b. e/ _
( _; H' n. A. |- Z( v極權思維 雙重標準4 M% c. m5 K* z$ k- h' O
然而當別人做出同樣行為時,我們卻又覺得討厭,認為是罔顧社會公德,理應受到譴責。原因正在於我們依然是以「我」為出發點看待事情,覺得受到騷擾,不被尊重,而且要被迫承受,不知何時了,故很容易便感到厭惡,產生怒火。
5 o; t" H# o6 p/ M( o5.39.217.76
; Q" M( O7 b4 d  f公仔箱論壇責備人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只要一有令自己不愜意的地方,我們就會生起負面的情緒反應,並加以譴責。我們容許自己享有高度自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卻以極權的思維在心理上否定別人的相同行為。說到底,原來是我們自己製造不公平,設下了「待人以嚴,待己以寬」的雙重標準。
5 U7 e" `; x3 J; G* q6 D5 C' c5.39.217.76 - u1 B1 {: z: L  P  t
下次再遇上令自己產生厭惡的事情時,不妨反求諸己,檢視自己有沒有做過類似的行為,反思當時為什麼會這樣做,再以同理心把別人的行為包容下來。而當我們察覺到自己正在醞釀或已做出一些令人討厭的行為時,也應該拿出勇氣承認過失,收斂過火的行為。$ V% ]- X- ?" w4 ]( R( k
9 I, J) S. g# n
畢竟,「律己以嚴,待人以寬」,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應有的胸懷。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