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8 }- w, U/ j1 W& u: d# M5.39.217.76阿拉伯世界的變天,最後變不到半邊天,只有埃及與突尼西亞的政府倒台,西方勢力會否淡出,仍是未知之數。由於小恩小惠,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平靜下來;另一邊廂,由於最強的沙烏地阿拉伯出手,憑大威大壓,巴林與阿曼的群眾亦退回去;葉門的局面仍未測,不過最難測的還是中東的敘利亞與北非的利比亞,動亂甚至內戰仍在持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7 ]8 a7 `0 F' L
/ ]; H H! j7 ^0 otvb now,tvbnow,bttvb敘利亞與利比亞的面積差不多相等,但後者的人口卻只是前者的30%左右,只是人均生產值方面,前者不及後者的20%;兩者雖然同在地中海的旁邊,但後者卻位於核心,面對義大利,遙距法國與瑞士,有戰略性的地位。油產方面,雖然全球只排名第12,日產有5萬桶左右,但全部是高質素的原油,且是硫礦含量很低的輕質原油,可輕易提煉成需求量最大的汽油與柴油,全球只有25%的原油能達到這個水平,其中來自利比亞的占了相當的比例。
0 _/ ?$ |- H6 _' _4 b; J: J& I* \2 g" O0 o; \) J. C8 u
這次利比亞出現內戰,叛軍佔領的東部,有兩個原油出口碼頭,撒哈拉沙漠腹地的原油與天然氣經此運往歐洲;元首格達費仍管理的西部,有大型的煉油廠與出口碼頭,通往地中海港口的輸油管。兩者都在戰區以內,因此原油的生產,已由150萬桶減至75萬桶左右,經上述三個碼頭運往歐洲的原油亦大幅減少,影響極大:
( v: B+ C6 L" z2 d. I0 n2 F8 |
第一,利比亞石油可稱為原油產品中的最精品,一方面可輕易提煉,二方面雜質最少,三方面性能最高,甚至高於所處的北非、鄰近的中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G% J# [. c1 c8 a
3 P; E* s4 z& m* V1 o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二,利比亞石油是西歐國家的生命線,英國除外,其他西歐的重點國家,都依賴利比亞的石油,特別是義大利,有24%的原油來自利比亞,原因是義大利曾經佔領利比亞,關係至為密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M& R/ G8 b. y/ o, {3 Q5 m; s
' T. L8 g' F2 c4 }6 R1 T7 G1 z* ]第三,日本福島的核洩露事件是一新警號,加深了國際上對核能發電的疑慮,其後續風險尚難評估。特別是美國、法國,以至中國,曾經積極發展核能發電,如今需要重新檢討計畫,刺激了各國對石油的依賴,甚至對石油需求的狂熱。5.39.217.76+ Y$ G5 o, x5 m: e5 i& J
- m: V& S% W4 Y$ b%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四,基於上述的原因,加上對供應的疑慮,對減少供應的恐懼,石油的供求量,可能出現不平衡,進而推高了國際的油價,利比亞的內戰,等於為急升的油價安裝上發射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5 N7 ]; A7 E: f7 X
公仔箱論壇+ |& ~& h) `8 u& L. n1 g
相對之下,敘利亞無論是質素、產量,都無法和利比亞比較,敘利亞的藏量有限,反之,利比亞卻方興未艾,加上近年來自英國、法國,以至中國大陸的投資,特別是後者,撤僑人數有相當多萬,且多是石油員工,便是最佳證明。雖然敘利亞的總統與利比亞的領導同是軍閥,同樣統治超過40年,在敘利亞來說,又是子承父業,長達41年,對付平民同樣殘暴,為何歐美對敘利亞,竟然網開一面,對利比亞又情有獨鍾呢?
9 l* [, P4 @6 c, d: Vtvb now,tvbnow,bttvb
' k$ x, k: C4 _3 w是敘利亞與伊朗,早有勾結,歐美怕牽一髮動全身,萬一政府倒台,反對派中的什葉派登台,豈非火上加油?利比亞就剛好相反,歐美可扶植反對派登台,因此才進行「人道主義干預」,而非政治性質介入。但所謂突襲,竟然包括領導人的官邸,這又是否講一套,做另外一套?再者在利比亞,政府軍才是正規軍,反對派只有雜牌軍,而雜牌軍所急需的裝備、訓練、通訊網絡、交通設施,以至指揮統籌,歐美各國又有沒有出一把力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3 T0 L0 B y6 n2 u/ x
2 l: h: d0 B( v! P( |0 S" V【2011-05-27/泰國世界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