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5-27 08:39 AM 編輯 # ]! L/ @3 L$ J# G9 C) @) s" i$ O4 S
3 @" x8 o. q2 X$ G, @2 i網民不高興 許知遠
* o0 N! X/ K ~, m( e* J;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4 s$ F( ^- z公仔箱論壇雞蛋之後,他又扔出了鞋子,擊中了目標。他匆忙的離開演講廳,人群為他攔住了上前的保安人員。在校園門口,另一些人遞上了一雙拖鞋。隨即,他成了網絡世界的英雄。
- P; f5 ]/ @# j" ?+ }tvb now,tvbnow,bttvb
1 Q2 T' w N) x2 E2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是一樁事先張揚的攻擊。北京郵電大學的校長方濱興前來武漢大學演講。他今年五十一歲,不僅是一名大學校長,也是工程院院士。他更著名的身份是中國網絡防火長城的首席設計師,他也被稱作「中國防火牆之父」。這道牆也是北京馴服互聯網的重要舉措。古代專制者希望用長城阻擋「野蠻人」,現代極權也要過濾掉「不和諧的信息」。7 L0 g) S4 ^( q: U4 \0 m3 j) k
7 Z4 E: Q0 E) G I0 p- D9 P. S2 d公仔箱論壇它同時是虛弱與傲慢的象徵。它虛弱得認定,一則新聞報道、一個社交網站,會摧毀它的壟斷權力;它也傲慢的以為,它真可以阻擋這個流動的、公開的、平面的網絡世界,傲慢得堅信可以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所有問題。它不再愚蠢如晚清政府,直接拆除已鋪設好的鐵軌;它也不是徹底的極權,堵塞你全部的視聽,只用領袖語錄與兩報一刊來欺騙你;但它要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半公開的局域網,繼續塑造一個虛假的信息世界,摧毀人們的判斷力,讓他們淪為輕信與盲從者。在極權系統中,人從不是人本身,他是國家建設的「一磚一瓦」,是爭奪霸權的一兵一卒,是工廠裏的生產者,是商場裏的消費者,是與外來者討價還價的市場規模。他只有功能性,無權知道世界的全貌。他們要生活在一個被切割、過濾的空間裏。tvb now,tvbnow,bttvb+ T) m: @7 O- O, @7 z4 D9 Y+ y4 a
5.39.217.769 \' ^ e! F" T9 Z8 A9 X0 c
這個年輕有為的工程院院士是這樣一個龐大工程的重要動力。他或許從未認識到自己的工作意義所在。二十世紀有很多這樣的人物,他們躲在技術專家的面具後,說「我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說自己「為國家做出的犧牲」。除去極少時刻,他們並不這麼想。他們是極端的功利主義者,是價值危機的產物,在他們的座標裏,道德與倫理判斷缺席,唯有動物性的生存與擴張慾。這也是我們時代的精神,人們推崇肆無忌憚的精明。公仔箱論壇1 |6 v" j' C( Y9 ]' x2 G9 U
5 g7 F# {$ ^' {( V. e封閉的自我狂歡
9 |" _0 a- A$ P; K C8 G+ s在很大程度上,網絡防火長城的計劃成功了。極權政府馴服了市場經濟,也馴服了網絡技術,它都化作了中國模式的一部分。最近流傳的一則笑話這樣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百度興,谷歌亡。……推特死,臉書牆。人人開心忽還鄉,馬化騰,山寨王。新浪微博,推特淚千行……」中國的互聯網,是封閉的自我狂歡。
6 l" [ T& V$ e m5 \- b q( r公仔箱論壇
0 ~) q4 F( L( t$ Y0 h5.39.217.76大獲全勝之時,也往往是危機浮現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覺醒方式。倘若林彪事件促使紅衛兵一代重新思考,動搖了他們堅信的東西。這一代青年人,他們出生於八十年代末與九十年代初,成長在一個物質豐沛、去政治化的年代。他們曾有、現在也仍有很多空間去躲藏自己,對真實的生活視而不見。但他們中最敏銳的頭腦也意識到,他們的空間是怎樣被一步步擠壓。他們的討論組被隨便關閉,他們崇拜的Google被驅趕出中國,他們不能像世界其他的青年一樣在Facebook上傳照片。
3 f V) o7 v' g0 a5 }# @1 X5.39.217.76
; D, L0 [8 }6 e F6 c! u8 t他們是各自家庭的中心,卻發現自己受到另一種形式的歧視。他們也在尋找自己的抗爭方式。5.39.217.769 n6 C9 l) o/ ]0 y$ p
5.39.217.76+ l5 T) X. G. p3 d( R, c
方濱興演講的消息公布後,它隨即在微博上引發了一陣熱潮。它變成了一項自發的懸賞遊戲,那位敢於在演講中向他扔鞋的人將獲得iPad、免費食宿、姑娘的以身相許……這當然是嘲諷式的遊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w w8 k* H$ V9 P9 T
5.39.217.76, i, O5 e# q0 R0 V
自從幾年前的「草泥馬」以來,它就是年輕人最喜歡的反抗方式——它充滿笑聲,即興,也無悲情。但沒人想到會真有把它轉化成行動,嘲弄聲中的懸賞真的變成了飛出的皮鞋。除去表達了「我們不高興」,它還對方濱興式的人物作出了這樣強烈的表示——你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要為你的「作惡」付出代價。丟鞋的行為立刻成為了網絡世界的中心話題,人們傳播它、談論它,散布歡樂與羞辱。
+ h; _/ ]& E* Q/ ?tvb now,tvbnow,bttvb/ ^1 z, v4 \ i) P
我們也難以高估它的意義。抗爭的形式或許真的改變了,圍觀、拍照、上傳、編笑話都是反抗的手段。它都是對一個封閉、傲慢、試圖拆散人與人聯結的極權系統的抗議。但即興的、情緒的抗爭很難帶來真正的改變,玩笑在解構了權力的自以為是之後,也自我消解了。它是寄生的,而不是提供另一種可能。
8 g( j2 i$ @' p2 \: r5 p公仔箱論壇, ?" p& a& n# A/ L
對於青年一代來說,另一種至關重要的抗爭,還未開始,他們需要尋求一套具有內在生命力的新的價值系統、語言表達、個人責任倫理。它才是對極權更為根本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