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5-24 06:31 PM 編輯 5.39.217.76* ~0 A s) [' K. m+ s; d9 P5 b3 p
1 C& m* B3 `. e% {' J4 V# ctvb now,tvbnow,bttvb 當16歲的廣州學生陳逸華為反對地鐵統一化翻新而在街頭“舉牌”,數百公裏外的長沙,82歲的原市委副書記朱尚同,也在用另一種方式“舉牌”——由他撰寫的一封批評長沙“優化市區環境”活動出現“勞民傷財”情況的信,引起多方關注。5.39.217.76- v& X4 ^2 d5 D* T. Z0 I
兩件事中,當事人身份各異,關注事件不同,但又何其相似——這一老一小公開表示,想“盡一個公民的責任”。無論其意見能否代表大部分人,表達方式是否讓人“始料不及”,兩起本不相關的個體行為,卻讓我們欣喜地看到,公民在積極地參與社會管理。tvb now,tvbnow,bttvb0 y" h: w3 a8 r3 j0 }4 D
“舉牌”的後續反應,同樣能證明多方的積極態度。陳逸華感謝社會、學校、家庭創造的“自由度”,朱尚同也直言“沒啥緊張的”——他堅信政府有接受公民公開批評的胸懷。另一方面,廣州地鐵公司雖然對陳逸華的想法最初不予理睬,但後來力推事態向良性轉化,也為自身形象贏得了加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R# P% r, c9 [) x& f3 c8 A0 |7 C
能善待“舉牌”、不避問題,確是一種雅量。特別是,相較那些對待問題能捂則捂、能壓則壓,對提意見者習慣打棍子、抓辮子、扣帽子的地方和部門來說,尤顯可貴。6 E. t2 ?* |- x: O
與過去相比,今天的人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熱情明顯提高,對政府決策的監督意識大為增強,意見與訴求的表達方式也日趨多樣……社會管理環境的深刻變化,需要我們時常自問,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更進一步說,如何善待、善用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切實做到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 [0 F. _# L0 |/ ?$ {) r; }& t8 L
近年來,“公眾參與”熱情的積極釋放,讓我們從中感悟到一個道理:聽取不同聲音,對于推動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大有益處;善待不同意見,是各級領導幹部必備的素養。
, C) L5 n% G2 W) F3 a5.39.217.76 地鐵翻新方案的修改,固然讓人感佩高中生的意見價值,但退一步說,就算建議不可取,“舉牌哥”沒有受到被呵斥驅趕的“處分”,沒有獲得不予理睬的“待遇”;相反,卻受邀和相關管理部門共同討論。相信小小少年和他的“力挺”者們,即使依舊“保留意見”,也會放下牌子,尊重符合更多人利益的選擇——這樣的結果,又何嘗不是好事。
I8 ~- T5 j% N' r! M; N公仔箱論壇 朱尚同老人的“舉牌”還在“進行中”。他批評的問題更復雜,即便是當事社區居民也觀點不一。但無論最終走向如何,相關部門應該堅持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在交流互動中形成共識——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確保決策科學,最大程度地凝聚社會力量。(吳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