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法國在非洲兩條戰線內幕 羅惠珍

法國在非洲兩條戰線內幕  羅惠珍
+ R9 H' T8 c1 F7 y" g$ J9 {* [5 I" q$ X
* B" A5 h& {  Z& x/ @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z$ e/ c3 C- c1 h1 Q# e
今年的法國特別勇猛。春風的腳步一到,法國總統薩科齊便迫不及待揮軍遠征非洲大陸,先是三月中旬率先出兵空襲利比亞。而後,又派部隊大軍進駐科特迪瓦(象牙海岸,Coted'Ivoire),協助科特迪瓦平定內戰。
, l  Q! O2 w& [* ], ]! d公仔箱論壇0 d4 E2 {. h9 }* T
這兩支法國軍隊代表法國維護世界秩序的決心,雖然法國的維和部隊也在阿富汗與其他的非洲國家,但都沒有進攻利比亞或進駐科特迪瓦的意義重大。國內經濟復甦遲緩,怎麼還有餘力為他國出兵呢?法國總統有必要效法拿破崙遠征以宣揚國威嗎?而法國的民眾向來反對戰爭侵略,君不見前幾年法蘭西舉國上下抵死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最後還換來美國外交孤立,民眾抵制法國貨的結局,難道反戰的法國人會支持軍事干預嗎?
: y8 a) G% \* r7 k* _6 M9 w5 D! s公仔箱論壇

0 L6 g. U+ _9 C( y事實上,法國介入非洲國家,尤其撒哈拉沙漠以南黑色大陸的軍事行動,從未停止過。在各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後,為了保有經濟與外交的資源,法國部署了強大的人力物力,經營它的非洲事務。法國企業因為語言文化之便,數十年來在非洲紮下根基。
. z( Q. l, Q8 A& K9 M1 m5.39.217.76
5.39.217.763 H+ Q7 l6 N. u+ q. `; f( s. Q8 @
法屬非洲國家長期以來內亂不斷,多少國家獨立之後,立刻就撕裂為二、為三,或與鄰近國家交戰開火,法國合縱連橫下,表面倡議和平對話,時不時召開各種「巴黎和會」,實際上卻是以槍砲彈藥等戰爭物資,換取非洲國家所擁有的天然資源。當美國在拉美國家製造內戰時,法國也在非洲進行恐怖平衡。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盧旺達種族大屠殺,這筆帳算到底,法國要負很大的責任。
/ m# ]  J$ `6 D. ^, m7 ktvb now,tvbnow,bttvb

5 n; M4 K3 H7 Z"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就像如今的科特迪瓦,無論是前任總統巴博 (Larent Gbagbo)或現任的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都與法國關係千絲萬縷,這兩個對手背後都有法國支持勢力,各自擁有巴黎律師團,今年一月巴博敗選不服,兩軍對峙時,法國前外交部長杜馬還特別飛到科特迪瓦首都阿必尚(Abidjan)為巴博加油,完全無視於瓦塔拉才是民意所託、高票當選的總統。
: }9 a2 f" P, W) o! x" [& Otvb now,tvbnow,bttvb0 z' b* H. H: K4 h  B, w% s
巴博曾聘法國知識分子擔任國師,這些在法國知識界舉足輕重的學者,若非國際社會堅持承認瓦塔拉的合法地位,恐怕還會依他們的「自由心證」,向作困獸猶鬥的巴博伸出援手。這無非是他們認為,來自北方的叛軍領袖瓦塔拉基本上是個獨裁者,雖然巴博掌握科國財政命脈多年,瑞士銀行帳戶的存款不下於七十億歐元(約一百億美元),民意求新求變,才給了靠戰爭起家的瓦塔拉壯大當選的機會,瓦塔拉執政後,恐怕也會對「前朝」進行報復、清算。巴博曾與法國的社會黨關係良好,瓦塔拉則極力向右派靠攏。
" m. x0 T% D6 P
3 @* f4 n: f4 {! L! P' S
當今年三月瓦塔拉籲請聯合國與法國出兵,清除巴博所擁有的政府軍武器,協助科國平亂時,薩科齊二話不說,軍隊與坦克等重武器立刻啟航。其實,早在科特迪瓦大選期間,法國總統府已沙盤演習了許多次,預期軍事介入。! X# f4 p+ ~2 B5 ^- e
5.39.217.768 ^" r9 {& l" @9 R" K; [" e0 G
由於科特迪瓦與部分中非國家與法國簽署軍事合作協議,給予法國駐軍的合法基礎,然而這種軍事合作關係也經常成為法國介入非洲國家政爭,而導致非洲國家的仇法情結,數年前,同樣的科特迪瓦就曾發生大批法國僑民受民兵攻擊、性侵等暴力事件。  w0 g# E7 o6 f( \

5 E7 ^* |+ R* g: _& e# rtvb now,tvbnow,bttvb而北非一角,數天前,有一名法國保全公司負責人在利比亞叛軍所佔領的城市遭暗殺,他的數名手下則遭綁架。根據反扎札非(卡達菲、格達費)的叛軍領袖說,這名遭暗殺的法國人立場親卡扎非,他因替政府軍收集情報而被殺。
9 o8 B7 J6 c"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8 s3 N( N$ ?* u1 w3 s
雖然薩科齊在第一時刻就挺身而出,給反對勢力極大的助力,但利比亞有太多穿梭在石油與軍火利益途中的法國人,誰又知道誰站哪一邊呢?
1 ], O) ?! F$ D/ t$ L' n% W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  t' g* e5 K- ~5 N3 \4 ?, Q
法國的賭注下得大,出兵轟炸利比亞迄今兩個多月,卡扎非的勢力如一朵壓不扁的玫瑰,任憑北約盟軍密集轟炸,卡扎非還能出現在電視上,鼓勵支持他的民眾群起對抗「西方強權」。五月十二日,北約盟軍在利比亞東部城鎮的轟炸中,造成九名回教教士喪生。這起事件不僅激怒了利比亞民眾,也引發了法國社會對轟炸利比亞的質疑,因為,自從卡扎非被法國的幻象戰機逼得東躲西藏後,利比亞民眾展開了大逃亡,這段期間,試圖乘船渡過地中海至意大利的難民中,恐怕有一千多人已經葬身海底了,人們莫不希望這場「雙輸」的戰爭趕快結束。
4 L+ y/ F+ ~3 C; O6 N$ g; y公仔箱論壇
5.39.217.76. c: ~. M# C  s7 n" G& h4 E
薩科齊當然知道他的賭注下得大,還來不及宣揚國威就先引起本國與他國的民怨,但他必須下這個賭注,因為法國已經快要輸掉非洲了。自從中國重工業與建築業在非洲擴張版圖後,法國所能獲得的利益迅速縮水。自從中國領導人在北京召開中非高峰會議後,法國的影響力所剩無幾。3 c1 F) ~* B6 e  s  H- r& L4 B
9 j# |( R$ D6 J# z; u
中國壓力迫使薩科齊把握機會,揮軍遠征,他希望藉國際形象的提升,增強民心讓人民淡忘他無法解決的經濟難題。但他畢竟不是來自科西嘉島的拿破崙,難道還能重振法蘭西雄風?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