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捅破兩岸關係的那層窗紙工商時報
! R/ y& b$ q |9 d# l% a) R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3 o( X& v6 c# F8 y
% c4 r$ e( @5 Z& ~
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發出的一件密函,將我國稱為「中國台灣省」。這件事已在我國國內引發軒然大波。我們對此一稱呼亦深表不以為然,認為它很突兀地破壞了當前兩岸關係之中,難得形成的迴旋空間。我們支持政府就此向世衛組織提出嚴正抗議,並盼各個國際組織今後的活動中,不要再出現這種事情。
$ G$ h: K' B) K" _1 C* m7 Ftvb now,tvbnow,bttvb" c* O/ R* x" S. U9 m* A
當前兩岸關係對台灣參與國際活動事項的安排,本來已形成一種「窗紙相隔但不遠離」的樣態,也就是兩岸雙方彷如分別住在隔壁的兩個房間,其中有窗紙相隔,彼此因而得以保持各自的「區隔性」、「自主性」。至於這兩個房間究竟是公寓大樓裡的兩個「單元」,或同屬於「獨門獨院」的一座大屋,其屋主又是誰,現在是模糊狀態,也可以「各說各話」、「各自表述」。因為有這樣巧妙的安排,所以兩個房間的人,現在不會為房屋使用權或所有權鬧糾紛,也可以同時以主體的身分,參加「地球村」的一些集會結社。5.39.217.76) @2 L: {3 L7 z) @7 P" p
* w6 ]8 I% j" l( W& ~
那層窗紙,就是「中華台北」的稱呼。此乃台灣目前在國際社會最能通行的名號。雖然我方對它有些不滿意,大陸也常看它不順眼,但無論如何,因為有它的存在,海峽兩岸雙方可以在「若即若離」的情況下,在國際上一些官方活動中「同場演出」。換言之,它為兩岸雙方創造出了一個模糊地帶,讓雙方可以各說各話、從容迴旋。反向來看,若沒有「中華台北」的稱呼,則台灣在國際社會大概要消聲匿跡了。
& g/ f) H4 F5 ~; d2 ktvb now,tvbnow,bttvb# z8 I Y. k; [( `! z' c
這次世衛組織之丟出「中國台灣省」名號,對兩岸關係的衝擊,不啻粗暴地捅破了兩岸關係中的那層「窗紙」,逼著台灣以赤裸裸的醜態去見世人,這叫台灣情何以堪?這也顯示出該組織完全看不清楚兩岸關係的真貌。如果他們有心,去徹底研讀兩岸雙方當局近期的相關文件,當會發現「中國台灣省」的稱法,在當前兩岸關係架構裡根本不存在。+ r/ [- E$ z. |2 W
' r5 S J& s% M, K
說實在的,如果台灣只是一個省的話,那「兩岸關係」早就不必談了。世衛組織若是這麼有興趣於政治,乾脆去編一套「全球各國省區一覽表」,並一一發函去規範「中國台灣省」、「澳洲昆士蘭省」、「加拿大魁北克省」、「法國亞爾薩斯省」等等名稱,並規定「省份」不能背叛「國家」。如此則世衛組織還可以當「世界政治警察」。問題是,世衛組織的政治狂熱,卻也無益於全球疾病疫情的防治。5.39.217.76$ g! d& F" Y: N ]* d1 \* w9 @
5.39.217.760 K5 F) L! c3 Z: T9 w
面對這種熱中於玩政治的國際組織,我國一定要堅持立場,不要做阿Q式的退讓。我國今天要爭的,只是「中華台北」,而不是「中華民國」或「台灣」。想想自己都有委屈了,為什麼還要忍受人家的「軟土深掘」?5.39.217.76& l3 d8 G: X, p& ^ i' q
5.39.217.76# m0 i8 j3 O9 ^4 _& q: M
國內的反對黨,在這方面也應共體時艱,最好能一起來包容「中華台北」的名號。畢竟,在當前的國際現實政治環境裡,再也找不出有其他的稱呼,可以讓台灣更有面子地去參與國際活動。反對黨近來對馬政府外交政策運作的批判,焦點在「喪權辱國」之爭議,這樣的爭議也致使「中華台北」的稱號常遭受流彈襲擊。事實上,各方都該冷靜想想,即便反對黨回來執政,就能讓台灣拿到更好的「國際名片」嗎?所以,現在國內各界應該把「中華台北」當成最大公約數,不要隨便去宰割它。否則,國際社會看我國內部都不團結,當然不會尊重這個稱號。$ D7 M* r; ]8 c5 U! D1 i, G, n* r# \' Y
5.39.217.76# T* a6 z+ k7 H+ Z1 u
大陸方面,也常常在捅兩岸關係的那層窗紙,也就是不時對我更改「中華台北」的稱號,如改為「中國台北」或「中國台灣」。這樣的作法,也是在擠壓兩岸關係中難得形成的迴旋空間,實不利於雙方關係的和平發展。過去兩岸雙方常為此發生齟齬。惟日前經過世衛組織「中國台灣省」事件的激盪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就相關事項,說出了「中華台北衛生署長」的準確稱呼。我們期盼,這將成為大陸未來面對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一個固定範例,如在國際經貿活動上,大陸也能說出「中華台北經濟部長」之類的稱呼,那兩岸關係的發展,就令人更加樂觀。無論如何,不要再稱「中國台北」或「中國台灣」,更不要稱呼「中國台灣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