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故宮機場清華大學錯別字頻現

北京故宮作為國家級文化單位,送人長掛的錦旗竟大字出錯,令外界質疑故宮的文化水準。其實,故宮錯別字絕非偶然,早年《北京青年報》曾發起「肅清視覺污染」行動,就在故宮公開場所挑出不少錯別字。其中,故宮博物院正門廊廳,《酉陽雜俎》被錯寫成《西陽雜俎》;故宮體順堂內純潔無瑕的「瑕」字被寫成「暇」字。北京天壇祈年殿說明牌曾將「藍色」寫成「蘭色」;地壇說明牌上琉璃的「琉」字錯成「硫」字,不一而足。/ |9 u* [% m" R- a* b7 C!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6 m8 ^1 |: K* E' P1 f0 R
官方標語橫額時有出錯官方標語橫額出錯時有所聞,惹人恥笑;城市街頭招牌錯別字更是屢見不鮮。北京有路牌將「上地信息產業基地」錯成「上帝」,路人見之,無不愕然;廣州新白雲機場候車廳寫成「侯車廳」;清華大學校內路牌「不要乘坐」寫成「不要乘座」。有學者指,內地文化學術機構正式場合都錯別字頻現,不但惹人恥笑,更重要是預示中國文化正面臨挑戰,尤其在電腦 e時代,假借字、同音字被年輕人大量活用,需要引起文字工作者重視研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