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上,在國小教導華語的老師都會認同:在國小教華語,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tvb now,tvbnow,bttvb: P/ B. q; \3 ^7 S9 L I! h* Q! e
當然,我們在國小教導華語,的確比在華小執教鞭的教員較少簿子要改,可是承受的壓力和無助感,卻不是華小老師所能理解。公仔箱論壇$ P+ e! e1 O7 p1 J
在國小教華語,最受氣的肯定是來自華裔給予的“怨氣”!我校副校長本身雖然不是華校生,聽說華語倒比一般華校生來得好,還看得懂一些常用中文字。可是,她的一句話,讓我只能無奈地一再搖頭。她曾當著眾人面前說:“你們這些國小華語老師浪費資源!”這可能是無心之過,可是她這番話卻像錐子般,刺破了我的心。更令人咬牙切齒的是,一個華人說這樣的話,給友族同胞聽到會怎樣想?
9 v5 i% v2 ] N' z4 o+ R 一些華裔家長因為不想孩子在華小折騰,選擇把孩子送去國小,可是又想孩子學好華語。要兩全其美,難呀!
: ^$ u8 `+ b1 ?8 {, D, H. j 我校華裔家長最常做的事,就是指導我如何教學!有位家長是華校生,因為要孩子快樂地、無功課壓力底下成長,選擇把孩子送去國小,可是又要孩子學好華語。這位家長對我說,孩子在幼兒園已有華文聽寫基礎,建議我在國小效仿華小,每週給學生聽寫十個八個生字。
* @( D1 j# u! Q a; ^' Ttvb now,tvbnow,bttvb希望學生好好上課tvb now,tvbnow,bttvb2 j/ X4 m7 V* J
家長的立場充滿矛盾,姑且不談。我想說的是,我的學生以印裔為主,佔70%左右,基本上連一句華語也不會,寫字往往成了我和學生的苦差,他們學得苦,我教到要哭!我的教學目標很單純,就是希望學生好好上課,學到一個字也好,兩個字也罷,一切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依歸。
2 P1 R0 Z9 A& m- _+ w, y: E' v公仔箱論壇 還有一位爺爺級家長,講得一口流利華語,其孫子曾是我的華語班學生。記得有一回,這位爺爺突然和我談起話,說他的孫子很討厭學華語什么的,言下之意,指責我這個教書匠讓他的孫子不想學華語,也不會說華語。我當時只是笑著接受他的意見,也不想頂撞他。可是,該名學生的家人都會說華語,卻不跟孩子說華語,也不引導孩子學習華語,卻責怪老師。爺爺,你的孫子在國小上學,不是華小,我們這群國小華語老師有再高的本領,也無法改變客觀環境,家長是否應該認清這一點?尤其會華語的家長,是否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是否盡了責任?請別指望孩子在國小每週上3節華語課,就能掌握好華語,真是天方夜譚!4 l: ~! R1 [" a' L5 ~7 ^# V* w8 A
我們這群國小華語老師會把本分做好,也感謝背后支持華語班的家長和學生,可是對于不諒解、不合理情況,深表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