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還見不到隧道盡頭的光亮

【聯合晚報╱社論】
, M9 l1 S5 C: ]5.39.217.76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真至理明言。賓拉登被狙擊身亡,看美國人徹夜慶祝,舉國歡騰,除去心頭大患一般。但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向全球發布旅遊警戒,擔心恐怖分子將大肆展開報復行動。儘管許多重要國家領袖都附和歐巴馬「正義伸張」的說法,但更多人意識到,反恐戰爭並未終結,甚至擔心賓拉登之死將對其黨羽產生「烈士殉道」的效應。美國政府此刻戰戰兢兢,恐怕只敢「高興一天就好」。
% Q! L9 P, O5 [# W+ h: S4 @公仔箱論壇美國帶領全球打擊恐怖主義,就此來到一轉捩點。與其說從此高枕無憂,不如說,美國維持世界秩序的角色,往後必須更謹慎而自省,才能避免與伊斯蘭世界的緊張關係陷入毀滅性的惡性循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a, p, Y1 p4 X7 k' i
十年前的911事件,對當時超級強國的美國是一次無人能想像的重傷。在「恐怖分子挑囂世界警察」的表象背後,還存在著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長期衝突的歷史因素,更不用說還有連美國分析家都無法否認的石油利益等戰略因素。美國政府對抗恐怖主義師出有名,但民間倒是出現各種討論和異議,甚至對自家政府的「窮兵黷武」多所檢討。例如前任總統小布希的「流氓國家與邪惡軸心」之說,以預防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而發動的對伊拉克戰爭等等,並未全面獲得美國國內和國際間的支持。. i+ i6 F4 j& z, C+ p' m
賓拉登和蓋達組織對世界和平形成威脅,當然是事實;但美國以反恐為名的各種舉措,大自攻擊性戰爭及駐軍中亞,小至防衛性的於美國機場的各種維安手段,未必具有全然正當性的解釋,引發美國公民的反彈也不少。這次擊斃賓拉登固然大功一件,於歐巴馬聲望亦可加分,但往後為擔心報復行動而可能更趨嚴厲的反恐措施,只怕陷入惡性循環。
+ Q$ e. K0 r5 p( G7 e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地位,因華爾街引爆全球金融海嘯而為之蒙塵,因中國經濟崛起而受到威脅,因近來強使美元快速貶值以稀釋國債而受國際惡評……。世界不安定的氣氛中,賓拉登之死雖除去美國心腹之患,但真要尋求全球安全、安定,世人還未看到走出隧道的光亮! 公仔箱論壇% Y+ |; k  }" I* v6 A
流蜉戀華露,碌碌競朝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