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資訊] 清初四塔

    沈陽市城四面各有一座喇嘛增院,每座寺院落均有一座白塔,稱為:護國鎮方四塔四寺。南塔,取義"普安眾庶",名為"廣慈寺";北塔取義"流通正法",名曰"法輪寺";東塔取義"慧燈朗照",名曰"永光寺";西塔取義"虔祝聖壽",名曰"延壽寺"。據說這是清太宗皇太極聽信喇嘛大師之言"建四方白塔可使國家一統",為此而建。 & i5 o! A# C- P& j/ Z# ]
    四塔建于崇德五年(1640年),順治二年完工。乾隆皇帝曾為四寺題寫匾額,懸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為"慈育群靈",延壽寺為"金粟祥光",廣慈寺為"心宏彼岸",法輪寺為"金鏡周園"。     四塔四寺除名稱和供奉的佛像不同之外,其建築規模和造型幾乎完全一致。這裏重點介紹一下北塔法輪寺,其它三塔寺的歷史風貌就可想而知了。

清初四塔

    北塔法輪寺北塔法輪寺位于于洪區北塔街27號,佔地約1萬多平方米,有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大殿、晾經樓、僧房等各式建築共計四十二間。大殿高懸乾隆禦題"金鏡周圓"匾額,殿內供"天地佛"一尊,左右佛兩尊,菩薩八尊。"天地佛"俗稱"歡喜佛",為男女擁抱交接狀,象徵"天地交泰"。     天王殿內供奉彌勒佛、四大天王和韋馱。塔位于寺院的東北角,高21米左右,由基座、塔身、相輪三部分組成。     基座為方形束腰須彌座,雕刻著西番蓮等紋飾。基座及壺門兩側各立石柱,雕刻著俯仰蓮、寶蓮花等紋飾,每面中間都用兩根石柱構成三個壺門。中間的壺門凸出,內置寶盆、火焰珠,兩側的壺門稍稍內收。基座之上是三層圓壇座,立著寶塔式的塔身,由磚砌成,共十三層,層層內收,塔身頂上為寶蓋、塔剎。     清初在建造四塔時曾發生這樣一件奇事:四塔一工第二年,有一位名叫瓦爾喀珠甲喇的甲喇章京(五甲為一旗),在領兵圍攻錦州時衩明軍大炮擊中下頜,當場氣絕而亡。     這時正在前線指揮作戰的皇太極聞知大將珠瑪喇陣亡,十分痛惜,遂賜給珠瑪喇"宋錦禦褥、蟒被"等禦物,準備將珠瑪喇送回盛京安葬。可是三天以後,珠瑪喇竟然奇跡般地復活了。皇太極認為這是神靈護佑的結果,也認為珠瑪喇是有造化的人。于是在他傷好之後派他主持盛京四塔的修造工程。崇德八年,當四塔建成之日,皇太極賞給珠瑪喇"貂褂、猞猁皮衣各一件、馬一匹、銀三百兩"。     東、南、北三塔相繼在八十年代得到修復,西塔由于過分殘破,于1968年被折除。在拆除西塔時發現了地宮,出土了包括佛像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     西塔延壽寺1998年,為恢復"盛京八景"之一的西塔和延壽寺,沈陽市建委籌措了3000萬元專項資金,在原址上按照西塔原貌進行復建,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施工,于11月13日竣工。復建後的西塔塔高26.33米,塔基座佔地256平方米。延壽寺佔地總面積4000平方米,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共佔地800多平方米。殿內雕梁畫棟,古樸壯觀。     另外,從1985年開始,沈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在北輪寺內建立了碑林,現收集到石碑100多通,其中最古老的是明代成化年間的石碑,最晚的是偽滿時期的石碑。這些石碑經過修復,大多立在寺院當中,向遊人們無聲地述說古今的事情。
thank yo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