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红色精英摇篮”、“留美预备学校”、“中国麻省理工”等众多华丽称号的清华大学日前举行了高规格的百年校庆大会,包括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出席了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凸显这所名校的显赫背景以及它在国内的分量。
" {; M6 f8 {. f, }0 ? 在浓厚的庆贺氛围中,官方和校方的主旋律明显集中在回顾清华的百年辉煌以及对其投以的乐观期许。但对于中国高校改革面临的整体挑战,以及清华所可以扮演的领导角色或承担的使命,却鲜有让外界听到特别受启发的论述。
/ _" d5 S, t3 M, ^4 i( A公仔箱論壇 此时在中国,在体制里讲真话很可能真的越来越困难,中肯的意见反而需要一些上了年纪、脱离体制,且地位相对超然的人来提出。知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就具有这样的身份,在他眼里,远在五年前开始筹备此次校庆的清华,在这个历史时刻却也突出地展现了自身的不足:缺乏反思能力。
0 i6 \: M1 S+ r公仔箱論壇 他上个月发表一封公开信,一方面祝贺清华百年校庆,另一方面也呼吁反思中国大学制度的弊端。他指出,清华整个校庆活动“没有摆脱传统格式化的思维窠臼——大造舆论,邀请名人捧场,极尽评功摆好之能事。”,“又开各校之先,舆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还把舆论造到了国外去了”。7 O& I! |( I9 `0 i) V6 ~4 O! i
对比也正在庆祝150周年校庆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强调严肃反思的重要,清华作为中国重点大学的“排头兵”,而且也是最有希望最早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之一,却不见它举行任何反思的活动,由此让刘道玉看出两校之间“在思想境界上的巨大差距”,也体现了包括教育部在内的中国各大学,都没有反思精神。
6 } @9 o* C3 c7 B$ H1 u$ F 他认为,正是大学内部的政绩观和“官本位”主义造成了不愿反思的心态。他也认为,清华大学能否成为真正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它能不能在未来一代人产生一批思想和学术大师。
# @: }; {/ i) }- I.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模式多年来根深蒂固,产业化的趋势如今也蔚然成风,刘道玉提出带有批判性的观察其实相当准确地切中了此时中国大学发展困境的症结。实用主义已成为大学教育主流,自我感觉良好但“形而上”思想和价值观的贫瘠和荒芜,已是中国大学,尤其是名校普遍呈现的景观。
6 z/ k+ R0 c6 A- y,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然而,也许刘道玉可以感到欣慰的是,清华也并非完全没有反思的声音,只是这把声音比较与众不同。
( ]7 x6 l! F7 }$ x* {% U+ T# ?& X# l 4月初,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学生蒋方舟为一本杂志撰写的“给清华的一封信”道出:北大清华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毫无障碍地接受学校给予的一切价值观,自诩主流,一百年不动摇、一百年不怀疑;他们青出于蓝地运用官场技巧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公仔箱論壇" g4 S% H' L; ?8 n* E
这样的话说出来,自然引起不小的反响,特别当它出自三年前得益于清华破格降分录取的一个年轻女作家。一流的大学需要不一样的人才,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清华或许早有领悟。# G" ?5 i. z. K+ j; G, i {, Z
但中国大学的深层改革,不该也不太可能与整体教育和社会更大范围的改革切割。不仅为了塑造更活跃和蓬勃的学术环境,中国大学要承担创新思维并培育优秀人才的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独立性和自由度的大环境来支撑,也需要接受特立独行人才的空间和土壤。一个过分重视政治正确而非个人能力的制度,想必难以成就真正具有突破性和跨越式意义的事物。1 w3 K8 w& m1 R- y; A& e; B z
就像一台老旧的唱机一直播放着无论是歌词和旋律都让人耳熟能详甚至厌倦的歌曲,中国教育和大学改革的问题和方向已在民间和政策界重复讨论多年,但真正的进展可谓有限。清华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的前列所面临的转型挑战,其实正是中国尝试深化改革却遭遇阻力的缩影。5.39.217.765 J( Q+ ^ ^0 J0 c(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