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拿什麼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

 ,  描述: 范正偉
     只有不斷完善法律法規,讓道德敗壞者受到法律的嚴懲和社會的唾棄,食品安全才有望得到切實保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F7 S( ]  s" y- K/ z
  上海“染色饅頭”熱氣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陽“獸藥豆芽”又在瘋長……5.39.217.76# E+ j0 z- m8 U
  短短數天內,如此密集的曝光,說明全社會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也印證了日前溫總理的判斷:“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 Z& Y6 J' L0 ^  L9 z/ S* r'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食品生產的確是個良心活。無論現代化的流水線,還是傳統的小作坊,生產過程都可謂“天知地知良心知”,而消費者只能“眼不見為凈”。因此,一個社會如果道德滑坡,食品安全往往是重災區;反過來講,提升食品安全指數,道德重建是重要一步。
5 D6 b2 n/ l* [4 c3 ]9 J# R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道德對于市場經濟的意義,無需多言。而如何拯救道德,卻是一項係統工程。一方面,善行義舉的弘揚、苦口婆心的勸說固然重要;另一方面,也要警醒:那些有毒食品制造者,往往也曾是高喊“社會責任”的企業。
! i# J/ ^- Y# y  這也說明,良心的盾牌並非總是可靠,道德的血液並不總能自我生成,尤其是對企業來說。正如一位學者所言,“在以股東利益和利潤最大化的組織那裏,公眾健康永遠不是一個首要的議題。”如果沒有一定的約束,食品生產者很容易在利益的驅使下鋌而走險。
- H# R$ N& M1 J" {" F" l5.39.217.76  市場經濟既是“誠信經濟”,也是“法治經濟”。我們可以提倡企業流淌道德血液,卻必須正視企業逐利的現實;我們可以提倡企業的道德自律,卻並不能把“寶”全部壓在良心上面。
( `, L2 G. x" j/ V! n% T! e公仔箱論壇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只有法律站穩了陣腳,道德才不至于在利益面前無限後退。事實上,許多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或是因為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或是因為執法者的失守推諉,或是由于問責的過于溫柔。近年來,惡性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但傾家蕩產的商家卻十分罕見,監管瀆職者被嚴肅問責的也少之又少。既然總是打不疼、打不死,既然篤定的收益遠遠大于預想的風險,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象就會發生,不闖紅燈就會落後的“紅燈效應”就會被放大,避免食品生產企業的“道德風險”也就無從談起。
$ @; c+ @+ Y) u: m5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其實,發達國家也經歷過食品安全危機,如美國的“骯臟食品加工廠”,歐洲的瘋牛病,日本的毒大米。推動各國走出危機的最大啟示,是用係統的制度呵護良心,用嚴苛的法律捍衛道德。美國法律規定,無論金額大小,只要有制假或售假的行為就構成犯罪;日本對農產品實施嚴格的“身份證”制度,建立了可追溯管理模式。這也正如中央領導一再強調的,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讓道德敗壞者受到法律的嚴懲和社會的唾棄。
, n0 H6 r+ H& A8 y公仔箱論壇  有人說,“一張簡單的飯桌上,包含了經濟發展的全部道理”。從1993年取消糧票制度至今,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從“吃飽”向“吃好”、“吃健康”的轉變。在這一歷史進程中,能否保證公眾的食品安全,事關執政水平和社會信心。從這個意義上說,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上升到“面包政治”的高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