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大決大斷規劃後核能時代 工商時報

大決大斷規劃後核能時代  工商時報tvb now,tvbnow,bttvb: l- g& T$ E: e/ J/ C2 ^1 s1 |

3 n' x4 V9 {' |( k0 Y  f# F/ Y
3 Z3 S6 @4 R, n% z$ f: b3 K3 \tvb now,tvbnow,bttvb發生於上個月的東日本
9級大地震,即使迄今早已超過一個月,但除了在日本不時傳出有形的餘震,其他後續的影響震撼事實上還在不斷擴散中。比較顯著的,包括福島核電廠發電機組核能輻射外洩,隨著氣流飄散,令全球各地都籠罩在受核污染的陰影中。同時,受污染的爐心廢水排入大海,更使得許多人視吃海鮮為畏途。

( u3 }- k0 O+ b# n. l  p7 x) E5.39.217.762 G# J& Y  N+ \$ i0 y. ?+ z3 y
除此之外,此次大地震與核電廠災變所衍生的衝擊震撼,至少還包括以下兩個層面。其一是台灣各界在大地震發生後,迅速展現無比的愛心,透過各大慈善團體慷慨解囊,捐出全世界最高金額的善款,但卻因為發起募款的慈善機關被質疑未能把全部捐款如數匯給受災地區,使慈善機關因為財務不透明而嚴重傷害其好不容易建立的公信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各慈善團體等於也是這一次大地震的間接受災戶。
3 o! J/ ~% F8 W$ v- Q; |tvb now,tvbnow,bttvb

3 O' k5 `( O/ U8 ~公仔箱論壇其二則是由於大地震與大海嘯的連番衝擊,衍生出核電廠核污外洩的複合式災變,於是核能發電是否安全可靠也頓時重新成為各方關注爭議的課題。由於核能電廠沸水式反應爐的選址必需靠近海邊,因而討論核能發電是否安全,除了要考量其抗震能耐之外,因為這一次的日本經驗,於是額外又要增加抗海嘯破壞的能耐。同時,核能安全與否,不只涉及核電廠抗震防災的原設定標準是否足夠,當然也包括核電廠所屬的電力公司,以及政府主管部門是否能夠提供即時而充份的透明化訊息,才能夠讓民眾不致擔心受怕。而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的台電公司和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這一個多月來雖曾一再發佈訊息強調台灣並未受日本核輻射污染的波及,也一再保證台灣四座核能電廠的安全無虞。但是這些利多訊息顯然仍未能真正發揮安定民心的預期效果,信心不足與焦慮不安仍然籠罩在許多人的心頭。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原能會和台電,倒是和紅十字會等慈善團體形同難兄難弟,都因為資訊不夠透明,而使得公信力遭到質疑,的確算得上是日本震災的間接受災戶。
. o* V0 |5 H3 p' ]& P. _

8 `: z/ j3 S$ S$ {+ T8 T4 o) L公仔箱論壇面對這種前所未見的信任危機,亡羊補牢對策,慈善團體其實只要確實做好公開捐款細目及資金流向即可。但是原能會和台電,此時此際即使說破了嘴,顯然還是無法讓外界與社會大眾完全放心。畢竟,即使透過全面體檢,加高電廠的抗震防災系數,譬如提高到可以承受8級或9級地震及多少公尺海嘯的衝擊,但是天曉得下一次的大地震不會超過設定的指標,到頭來核電的安全還是無法確保。
# }& J1 i2 c1 G/ y5.39.217.76
, a/ W/ A# r+ e  {! o核能發電面對天然災變陷入無法確保安全無虞的困境,這個無奈的事實提供世人一個反省深思的機會。誠然,當初科學家能夠發展出利用原子分裂反應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導引為一種嶄新的發電能源,相較於燃煤、燃油、天然氣,乃至於水力、風力、太陽能與生質能,的確具有發電效能強大穩定,直接發電成本相對較為低廉,同時又是不致排放二氧化碳的潔淨能源等多項優點,因此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漸次成為各國發電事業的新寵。即使核能發電的發展歷程中,曾先後出現1979年三哩島事件與1986年車諾比事件的衝擊,但反而促使核能發電朝更安全、更不易發生人為疏失的方向不斷改進強化。尤其是在全球面對必需厲行節能減碳的強大壓力下,核能發電再度成為各國的新寵,一時之間經由技術的改良,核能發電的安全可靠似乎漸入人心。直到此次日本大地震引發的複合式災變,大家才警醒原來人還是無法勝天,人們雖然有能力把核能反應的驚人能量開發出來,但至少現在的技術卻無法完全有效的駕馭它。核能安全、核廢輻射污染,仍是世人無法完全跳脫的夢魘。
* h4 W( R' \# a5 H( P. G5.39.217.76( f4 r8 M0 ^% H
可以說是在認知了人們面對確保核能安全的侷限性,我們注意到德國總理梅克爾已於日前邀約全德16邦邦長協商德國的新能源政策,達成核能必需儘速退場的共識。全德境內17座核能電廠暫定將在11年後陸續關閉,並加速移轉到再生能源。
  L/ c" k0 O" t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2 u% o  j! j' E0 M5 K& T! p
德國經由日本大地震的衝擊啟示,確立必須儘速結束核能時代。相較之下,技術專業水平較次的台灣難道還有猶疑空間?尤其台灣的4座核電廠,不只位處地震帶,也都與斷層帶毗鄰,其實更沒有設置的條件。我們當然也知道,要廢核並非易事,更不可能立竿見影,重點是政府先要確立廢核的終極目標及合理時程,一方面做核電廠的善後處理,二方面積極發展新的替代能源,三方面宣導教育民眾節約用電及要有承受高電價的心理準備。此時此際,與其虛耗在終止核電與否的爭論,不如趕快策定三管齊下的目標與做法,有朝一日或能跳脫核能災變的陰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