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資訊] 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陵五

        ●歷史沿革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清雍正八年),完工于1915年,時間長達185年,地處河北省易縣城西7.5公裏。* O7 V# k0 d% M* V& V6 X
1723年(雍正元年),清朝入關第三代皇帝世宗即位之後,追隨其父親和祖父在河北省遵化縣馬蘭峪的九鳳朝陽山選擇了陵址,但是因為那裏“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而被廢掉。後來,雍正帝命王公大臣在全國各地卜擇萬年吉地,最後發現河北省易縣太平峪一帶“山脈水法條理詳明,形勢理氣諸吉鹹備,堪稱上吉之壤”,因此,于1730年(雍正八年)開始營建,到1737年(乾隆二年)完工。工程結束後,陵寢正式命名為“泰陵”。這是清西陵營建的第一座皇帝陵寢。與此同時興建的還有雍正皇帝21位妃擯的園寢——泰紀園寢。

! u- `; R/ h9 r$ U公仔箱論壇  雍正皇帝的孝聖憲皇後,由于比雍正皇帝死得晚,按照清朝規制為她另建了陵寢。1737年(乾隆二年)開始興工,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完工,歷時40年,是標準規制的皇後陵寢。因為陵寢位于泰陵之東,故稱為“泰東陵”。
. S; `" b3 n# q  |9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C8 e$ ~; z$ b/ h" a# ?
  , [6 t+ G: `1 A2 y6 ~* X; v$ l
      1796年(嘉慶元年),清朝入關第五代皇帝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即位,他遵循父親的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內分建陵寢的制度,在泰陵之西500米處選定了陵址,于當年開始興建,到1803年(嘉慶八年)完工。工程結束後,陵寢定名為“昌陵”。這是清西陵營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寢。與此同時興建、同時完工的還有嘉慶皇帝17位紀擯的園寢——昌紀園寢。
/ G; [7 o, Y1 f+ a+ K5 l8 W0 D嘉慶皇帝的孝和睿皇後死于道光末年,她的陵墓于1851年(鹹豐元年)開始興建,1853年(鹹豐三年)完工,地址位于昌陵之西,故名為“昌西陵”。

/ B! M- }+ H+ ?# ]7 K# }" w) y4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清朝入關第六代皇帝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即位,按照制度,在遵化縣清東陵的寶華峪選定了陵址,于翌年開始興建,約六年完工。但是,後來發現地宮浸水,因此,將陵墓拆除,又在清西陵的龍泉峪重新選定了陵址,用了五年建成,陵墓名稱為“慕陵”。這樣道光皇帝的陵寢經歷了興建與拆遷的歷史。這是清西陵營建的第三座皇帝陵寢。與道光皇帝陵寢同時興建,同時拆遷的還有他的16位妃擯的紀園寢,5.39.217.76% N/ N& Y. _$ H+ U' `
  這座紀園寢由于後來埋葬了一位孝靜成皇後,成為特殊的後、紀合葬的形式。並且由于皇後的埋入而提高了紀園寢的等級,因此,這組建築名稱也跟著升格,叫做“慕東陵”。5.39.217.76( ^7 F$ y/ Y" A% ]! H% u3 k/ E
  清朝入關第九代皇帝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即位之後,在清西陵境內的九龍峪選定了陵址,但是當時沒有興建,直到光緒皇帝死後,宣統皇帝才命令大臣在原來選定的陵寢之處為光緒建陵。1908年(宣統元年)興建,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時,陵寢還沒有全部完工,因此,清室在遜位時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的八項優待條款之中特意提出:“清德宗祟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政府支出。”這樣,光緒皇帝陵墓興建經歷了清朝和中華民國兩個朝代,這是清西陵營建的第四座皇帝陵寢。光緒皇帝的兩個紀子——珍妃和理妃的崇紀園寢與此同時興建,同時完工。5.39.217.76( w, ~$ F" i, z+ p
  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博儀曾在清西陵選址建陵,但由于清王朝的滅亡而中止。1995年博儀的骨灰移到崇陵北面的皇家華龍陵園內安葬。
5 W) O, ?0 W; q; b5 a5 f& M. _" C  雍正皇帝第一子弘暉和第九子福惠,幼年早殤,後來被乾隆皇帝追封為和碩親王。因此,也為他們在其父親陵寢附近修建了墳墓——和碩端親王園寢、和碩懷親王園寢。兩處園寢于1736年(乾隆元年)興建,1737年(乾隆二年)完工。與此同時興建的還有雍正皇帝第三子弘時的墳墓。弘時在雍正年間被削宗籍,乾隆即位後為其恢復宗籍,但是沒有追封王爵,因此,墳墓叫做“阿哥園寢”。
" a+ A; V+ _  I  Q7 H公仔箱論壇  嘉慶皇帝的第五女慧安和碩公主、第九女慧憋固倫公主,幼年早逝,死後埋葬在清西陵境內,墳墓叫做“公主園寢”。園寢于1803年(嘉慶八年)興建,同年埋入兩位公主。公仔箱論壇" ^: c- }9 A& ?: k) @'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級政府特別重視對清西陵的保護,多次撥款對清西陵古建築進行維修,使其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成為馳名中外的文物保護區。(文字來源:國家文物局網)9 h' w4 F" p- s) j7 T
5.39.217.769 X, s( k9 z) D( L
     ●明十三陵
. t, a0 Y- o6 ^3 p, R公仔箱論壇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昌平,陵寢建築具有規模宏大、體係完備和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tvb now,tvbnow,bttvb, }: F6 t% X. s- J  a& ]/ ?

& W& o7 ~; e* W3 B$ F# ~! M  @tvb now,tvbnow,bttvb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縣天壽山下方圓40平方公裏的小盆地上。整個陵區原來都有陵墻,正門開在南端,蟒山、虎峪巍峨兩側,好似一龍一虎踞守大門。十三陵以地面建築宏偉的長陵和已發掘的地下宮殿定陵最為著名。這十三處明代皇帝陵墓葬有成祖(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毅宗(思宗)等。

7 V+ {1 C/ g/ ]; p. _! A: u4 g( N公仔箱論壇
+ O* t% x3 \6 J* b- J# D+ S公仔箱論壇  陵寢地宮內埋葬著明朝遷都北京後的13位皇帝以及他們的皇後和殉葬妃子。除了皇帝陵外,十三陵的陵區內還建有明朝的妃子墳七座和太監墓一座。並曾建有行宮、工部廠、時陟殿、聖跡亭、九龍池、十口城垣等附屬建築,無論從建築角度還是其象徵的封建王朝關係,其地位都很尊貴並且蒙著神秘的面紗,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將在法國巴黎接受投票的主要是這十三座皇帝陵。
9 I2 Y8 n* ^7 K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L( G/ s( _
     明十三陵從公元1409年營建第一座陵園——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到清朝初年(1644——1660年)營建最後一陵崇禎帝思陵,其間跨時200余年。公仔箱論壇6 W& b" B1 p# N# v  V9 \8 p) y( w( J

* n- v1 p4 f0 t;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此後,又經歷清朝中晚期、民國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數百年間,明十三陵雖遭受到風雨雷雹等自然因素的損壞和局部的人為破壞,但總起來看,各陵的主體建築仍保存較好,陵園的格局清晰完整,地下墓室完好保存。古建築及遺址沒有受到較大的人為破壞。
* G; }. n& Y. ~
  ●十三陵“申遺”的依據 5.39.217.76% S( K5 `; w+ ~  q. X
     文物專家和歷史學家表示,從建築地位和學術價值看,明十三陵絕對具備“申報世界遺產”的資格,而且勝算很大。首先,明十三陵的陵寢制度承前啟後,在明清皇家陵寢和中國古代帝陵制度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次,明十三陵是中國古代巧妙利用山川、河流、原野等自然環境因素進行規劃、設計的建築傑作;而明十三陵還代表著明朝200余年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的最高成就。此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明十三陵與統治中國長達230余年的明朝十三位皇帝以及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公仔箱論壇$ I- u4 x( c5 d/ U' t8 g. K$ y* _
5.39.217.76; s$ Q0 b/ f  v) x+ ^6 V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加強了對明十三陵的保護,先後對長陵、定陵、永陵、景陵、昭陵、獻陵、思陵等陵的建築進行修繕。目前,德陵正在修繕中,計劃于2007年年底前將其他殘壞較嚴重的五座陵園修繕完畢。

5 k+ u7 |9 i6 P9 e$ U5.39.217.76  ●明孝陵
1 q. e& M8 z. Y% h( {tvb now,tvbnow,bttvb  位于南京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後馬氏合葬的陵寢,迄今已近700年歷史。這座地位尊崇的陵園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據說是朱元璋自選的“壽宅之所”。9 I4 N, {2 g9 j; v. Y/ O

1 D( n/ s$ a$ o$ h% a3 c: S  陵園當初北起鐘山,南至孝陵衛,東起靈谷寺,西至城墻,陵垣周長達22.5公裏。當時陵垣封山錮水,內則遍植松柏,放養馴鹿達數千頭。現存的僅為陵園最後部分。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道上立有石獸、石人;二是陵寢主體建築,即是朱元璋葬地。門內四方城有朱棣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它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tvb now,tvbnow,bttvb/ Y% t- l, n& P1 K0 j! e

! s& A$ Y* P& ^- rtvb now,tvbnow,bttvb  明孝陵布局宏偉,規制嚴謹, 但它的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于1853年清軍與太平軍之戰,現存下馬坊、碑亭、石獸、望柱、翁仲石人、“ 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寶城等古跡, 縱深2.62公裏, 當年圍繞的紅墻22.5公裏現存遺跡,尚可窺見皇家陵園的氣勢規模和我國古代建築雕刻藝術的高度成就。

: c+ y4 ?* R6 d"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m2 z9 h, r/ _3 h5 Q. [# B* b
  過碑亭折向西北行約百米,是孝陵神道石刻。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我國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線而是轉彎的,它環繞梅花山形成一個“”的走向。西北向的一段現名“石象路”,長618米,沿途依次布置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六種石獸共24只,這段神道石刻是明孝陵地面建築中保存最完整的藝術精品,據推算,當年僅制作其中一只大石象的石材就重達80噸。tvb now,tvbnow,bttvb* u+ f! @: J( C& ^7 w5 |+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R0 k' e' i
     石象路盡頭,神道折向正北,是第二段神道石刻,現名“翁仲路”,長250米,沿途依次布置一對白石望柱,兩對武將,兩對文臣。望柱高6.25米,柱與基座橫斷面俱作六棱形,頂端作圓柱形冠,柱身浮雕雲氣紋,柱頭浮雕雲龍紋。兩對武將,一對無須,一對有須,身穿介胄,手執金吾,腰佩寶劍。兩對文臣,也是一對有須,一對無須,頭戴朝冠,手秉朝笏。

/ O/ [6 U( g7 q% X     這些石人統稱“翁仲”。相傳秦代有位大將,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體壯,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因防范匈奴有功,死後,秦始皇為他在鹹陽宮的司馬門外鑄了銅像。後來,人們便將銅像、石像之人統稱為“翁仲”。孝陵神道上的翁仲,是明朝帝王駕前文武百官的象徵。
* K. D% A( k2 U: s6 G公仔箱論壇  
$ h& w6 j1 f# [2 e: v* X; w" [tvb now,tvbnow,bttvb     明孝陵神道最大的特色,在于人工建設與自然形勢的完美結合,完全依山勢地形作蜿蜒曲折的布置,在每一段落上,安放石象生來控制其空間,石獸或蹲或立,姿態交替,配以蒼天遠山,形成一派嚴肅靜穆的氣氛,這是孝陵神道在布置上的成功,在歷代帝王陵墓建築中是前所未有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v, n( x3 C4 Q
  
4 \$ r. }+ F1 t# V4 J* R. e3 q1 ?tvb now,tvbnow,bttvb     神道石刻造型厚重簡樸,以形體高大取勝,雕刻技法上注重寫實,寓巧于拙,線條圓潤流暢,細微處精雕細琢,融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為一體,代表了明初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l, k3 C+ _. M4 M0 `% e
  明孝陵的神道、祭享區和內宮區三殿式布置方式成為後來北京十三陵的樣板,只不過是明十三陵的神道合而為一,由十三座皇帝陵共用,但每座陵分設另兩區則與明孝陵大同小異,因此可以認為明孝陵開創了明清500年間皇家陵寢形制的先河。5.39.217.76  ]) V  h% @* \/ \9 }3 {
  ●明孝陵“申遺”的依據 5.39.217.76* W  |- `* X: Q- p  q+ P
     明孝陵雖在歷史戰亂中受到破壞,但主體建築猶存,歷史風貌依然,下馬坊、大金門、四方城、神道石刻、陵寢建築均是明代原始建築遺存,符合“申遺”對文物“真實性”的基本要求;
2 x6 Y/ @$ s+ x: T公仔箱論壇
. W+ L; S* b- a, Q( D(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明孝陵建築規模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符合“申遺”對文物“獨特與普遍價值”的要求;
" k; o& T) c+ q: K; w5 r5.39.217.764 ~& }2 G- W* h' X1 e  y" H
  明孝陵位于鐘山風景區內,周邊環境保護得好,以其獨特的神奇色彩和優美風景,吸引著中外遊人。而對于世界遺產而言,能夠有機融入當代人生活,是重要的構成因素之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