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年輕人好好捱吧!

根據社署最新資料顯示,30歲以下的年輕人申領失業綜援人數4年間由4200人增逾四成至6000人,當中擁有大專學歷的更由2008年的500人增加八成至900人。與此同時,領取綜援的新移民在10年間卻大幅減少近七成,由2001年的58,576人減至2010年的19,127人。這些數字實際反映了什麼?應該理解為職位空缺不足令年輕人難以找到工作?還是經濟好轉職位增加令新移民更易找到工作?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近十數年香港經濟不斷轉型,由製造業轉向金融旅遊服務業,由勞動密集變為知識型高增值,理論上,高學歷的年輕人應更易找到工作,而低技術的新移民想找到工作該是難上加難。為何結果卻大相逕庭?
6 m0 r. z, W$ ^  Y3 B  i& B5.39.217.76
, s' W' a2 n# H7 ~" U, _0 r& X. y, O2 D5.39.217.76不甘屈就非理想工作
( I8 {3 {1 e; B' P2 f很明顯,新移民為了爭回一口氣,不想再被人看扁,要活得更有尊嚴,寧願辛苦工作換回微薄的酬勞,也要擺脫綜援戶之名,在中國人社會中,這叫做有骨氣,值得人們敬佩。而部分高學歷的年輕人則不甘於屈就非理想的工作,寧願行使公民社會權利領取應得的綜援,似是與現今企業動輒減薪裁員遙相呼應——大家都不會對這些以往視為羞恥的事感到慚愧。3 V& W7 l9 f& n9 y
為什麼新一代會有這種心態上的轉變?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被灌輸一個錯誤的觀念——讀得書多將來不用捱!許多父母都是這樣教育子女的﹕一定要考入大學,讀完大學出來就可以搵份好工,不用像上一代那樣捱騾仔掙辛苦錢。於是乎,新一代便以為讀完大學便能夠搵份舒舒服服薪高糧準的好工,沒理由還要捱騾仔!& g& Y: Q4 J3 r1 b2 \% H0 M
公仔箱論壇# a( e$ X- }- r3 I  e" k
讀書求明理而非名利5.39.217.76" O# Z' n* H" O+ G( R+ N6 E
將讀書與搵食掛本身已經有問題,再把讀得書多與不用捱畫上等號,更加是錯中之錯。「讀書是為了明白事理,分辨是非,建立做人的價值觀」,這些老生常談都被現代人拋諸腦後,換來的是單一的功利。tvb now,tvbnow,bttvb/ T: ~" x0 X9 r4 W' V6 ~+ [
別以為中國人的老生常談就是老套,在西方國家,年輕人讀大學很大程度是學習通識,除了個別專業如醫科、會計等之外,外地大學生所選的本科泰半與將來的工作無關,也甚少人一生只從事一個行業,大學本科課程主要是建立個人價值觀,學習理性分析,邏輯思維,強化溝通和表達技巧,有了這些基礎之後,才對生命有更充分的了解,之後再去選擇未來應走的路,而在事業的路途上,也還要不斷努力摸索。在外國讀完大學去賣咖啡的大有人在,由賣咖啡變為做CEO的亦大有人在。5.39.217.764 M4 t' J- Q  x# D
人生,從來就是要捱,管你含金鑰匙出世,也總會經歷風浪。能夠不怕捱,笑去捱,才會捱出成就。讀書,求的是明理,而不是名利。想要有名利,先決條件,就是要捱。年輕人,快放棄綜援,好好地捱吧!
% U9 f' p' ?& j# e/ E
# R3 P" N# j: J& m+ @5.39.217.76文﹕鄧孟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