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逼爆產房」只是危機第一波 盧峯

「逼爆產房」只是危機第一波  盧峯
/ d; t( H" `3 b6 I; A&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0 w( \$ ~3 H( Z
在香港要養孩子向來不容易,居住的地方讓父母頭痛,教育體制改了又改,學習過程充滿大小障礙,少點資源、少點心力都不容易應付,難怪本地出生率持續偏低,特區政府更要鼓勵市民多生育,不再提「兩個夠晒數」的老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v9 A' }/ R0 W1 F

% ?$ \. }( i8 S( P4 ^4 Qtvb now,tvbnow,bttvb最近一、兩年情況變得更壞。不但養孩子要面對重重挑戰
,生孩子這一關也變得越來越難過。單單是懷孕後找醫生照顧便需要爭崩頭,臨盆的日子預訂醫院服務也可能要撲來撲去。若遇上孩子出生時有甚麼問題或不順利,情況更壞,隨時遇上兒科深切治療部爆滿,找不到床位。換言之,從確定懷孕到出生這大半年中,父母都要努力「爭位」,都難以心安,這實在既荒謬又讓人難以接受。

  X( ~6 h5 p1 O) ^9 Z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3 X6 G8 q3 G% Q! e) d$ ?. [. Q0 H% l1 \
事實上這個「生仔難」的問題不但令準備當父母的市民困擾
,更已直接影響本地醫院婦產科服務的質素。八家公立醫院的婦產科部門最近就成立了關注組,公開揭示婦產科服務面對空前工作壓力,瀕臨崩潰的可怕情況、關注組的醫護人員更表示,若果不從速改善,醫護人員將難以承受,出現事故的風險也將會增加。在關注組及社會的壓力下,特區政府同意要限制為內地孕婦提供婦產科服務,但具體數目及如何限制仍要得跟私家醫院方面商議後再決定。

! c9 g5 M- c0 S. h5 m8 Q" @' p* m8 \0 f4 N* `, [( ]. @& ?" m
誰都知道
,大量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及使用本地公私營婦產科服務是「逼爆產房」的主要原因。近幾年來內地孕婦來港分娩的數目激增,從每年不足一萬上升到去年超過四萬,佔所有個案超過一半;今年預計數目將進一步上升,令整體孕婦數目超越九萬人,令醫療體系面對空前的壓力。另一方面,本地私家醫院眼見內地孕婦成為新的金礦,便全力擴充婦產科服務,提供種種方便的「分娩套餐」服務爭取生意,令本港產子的內地孕婦進一步上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s" F' |! S+ {. x4 I*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I0 `- v' x
若果其他配套設施、人手培訓可以跟得上服務需求的增長
,「逼爆產房」的問題是可以避免的。可惜整個醫療體系特別是私家醫院方面只顧增加生意,只管接收更多孕婦,沒有培訓足夠的醫護人員配合有關服務,也沒有跟大學及其他訓練機構合作增加婦產科的訓練名額,反而動輒向公立醫院挖角撬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主力照顧本地孕婦的公立醫院婦產科便出現嚴重人手流失問題,形成一種「工作壓力加倍──人手不斷減少」的惡性循環。試想想醫護人員眼見要應付的孕婦及嬰兒不斷增加,他們自然想轉到壓力較輕的私家醫院,結果剩下來的人要分擔的工作便更多,想走的傾向便更大。

9 p) G, b  y2 x, n# M公仔箱論壇
& t$ z5 G0 [' _8 d6 i- a5 x& V除了挖角以外
,大部份私家醫院由於成本及人才問題,不會提供嬰兒深切病房之類的特殊服務;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內地或本地必須送進公立醫院,令公營醫療體系在設施及資源上同樣面對沉重壓力,根本難以應付。

/ V) Y; f$ x9 x( |% ^
# z6 J% x# ?" r# s! X;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要改善「逼爆產房」的問題,要避免公營醫療體系的婦產科服務崩潰,短期內特區政府必須促使私家醫院放慢婦產科服務的擴展步伐,限制增長的速度,並要求私家醫院增加培訓人手的資源,以減少公營醫療體系面對的衝擊。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在長期培訓上顯然有需要加碼,有需要增加醫生、護士、助產士的培訓名額。隨着中港融合,隨着醫護服務成為本地重要經濟活動,不同醫療專科、護士專業都需要更多人手,都需要有更多生力軍。若果不盡快增加醫護專業人手供應,不但婦產科出問題,其他醫療服務也會一個一個「爆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