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日泄核危機﹕解說.日本 張彧暋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3-20 06:00 AM 編輯
1 K$ i/ v. S$ `! g公仔箱論壇
, m, W- x3 I. p) W公仔箱論壇日泄核危機﹕解說.日本   張彧暋tvb now,tvbnow,bttvb6 }" T/ F' u% `7 ?  w8 C" }

! `5 j; P8 M! w& l5 w' b% q9 o1 w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W4 i5 K+ X4 {. u8 U! W" W  j
連續一星期觀看日本放送協會(
NHK)與其他電視的網上Ustream直播,
再加上報章、twitter之類的網絡消息、短片,令人充分感受到大泷媒體與網絡世界帶給人的疲勞與憂鬱。而這次事件,也令我體會到日文所謂的「情報社會」,不只是事實堆積與八卦炒作。0 M% P3 G, ]/ w
9 X3 J2 X. ~' c, K. V3 M
1 U1 Z3 h" e5 X( X
資訊在未經過解釋與故事包裝,人們根本不能理解,而不擅解說的媒體,反倒成為公泷恐慌的源頭。
' B( [& [* u: w+ [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m; X# Y0 G# r2 }! r+ z
為何日本人如此冷靜?這是一個假問題。本地媒體報道,首先以日本民眾為何毫不恐慌為出發點,標榜「文明日本」的印象。之後的核子危機,無不強化日本陸沉的危機感。可是,這個假的印象,為媒體自己進一步帶來「為何日本民泷依然鎮靜」的困惑,結果胡亂採訪、意圖找尋日本人的黑暗面不成,結果變成「我國同胞與香港市民的小農社會慌忙逃難相」。最後的搶鹽事件,媒體以「文明日本市民」襯托出「中港愚笨小農」作為結論,蜚聲中外。- [; D# }, H( `7 @
5.39.217.766 i( W7 L& G. a5 v
其實關鍵問題在於媒體如何有效地令受泷理解最基本的事實,而不是無意識地強化自身認識世界的故事框架。本地媒體連最基本資料也沒有向市民詳細解說,譬如「日本東北在哪裏?」、「何謂核能發電?」之類的基本問題,無意中令一知半解的市民走向恐慌。在沒有民主主義的獨裁社會下,人民只能以自保為先,缺乏公共概念,而媒體不過是製作自我實現的預言﹕標榜愚劣小農根性,不配擁有民主,無形中成為極權政治的幫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6 y% Q" T5 t
5.39.217.76* W) n/ Q# P* o7 H& @) ]
這幾天香港評論日本一連串災難的方式,從來沒有走出過所謂的「國民論」、「民族性」的框架,不斷循環生產「日本文明比我國優勝」的自虐被害觀念。連日網上以至《明報》觀點版評論,竟然從來沒有擺脫過明治與清末民國時期「文明論」的比較框架與思維模式,一百多年來重彈同一個老調子。我們的腦袋、媒體、制度,不用輻射,其實早已衰變頹敗。0 c. d; h5 `3 o+ x$ f/ t
tvb now,tvbnow,bttvb7 k9 {  ~3 F! V- a2 z( i4 \
NHK新聞模型到《1Q84》
0 T1 [7 V  u1 @& S" b) N/ ^那如果你的目標,不是要分辨「我們」與「他們日本人」有何不同,而是要理解事情的由來,那揦關鍵在於理解日文「解說」一詞。這星期不斷收看各種新聞資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洪水畫面,而是NHK在分析發電廠危機的時候,所使用的精美模型(見圖)。NHK的道具職人真厲害,這個模型還會隨每天核電站情改變,站內從1號到6號機的建築物也齊全,每部機還有不同的破落外觀。這幾天水車與直升機出動噴水降溫,模型隨即增加了車車與直升機。主播、解說委員與大學教授,就看住這個模型,運用圖表,分析自如。( g! O9 c  d# r6 a: V( B( l
理論上收到電視電波的日本國民,每個月都要交千多二千日圓的NHK契約金,花到這些奇妙的地方上去。這也難怪大家都不願意付費,看這些悶蛋解說節目。筆者在3月16日的思潮版〈面對災害的首分鐘,政府能幫你多少?〉一文中,就詳述了NHK新聞就算如何厲害,畢竟也不能挽救全部國民,而核子危機其實無不證明政府或者NHK這個國民媒體,就算覆蓋範圍如何廣泛,也不能令每一個國民得救。原來生死關頭,決定你命運的,可能就是有沒有收看NHK及時聽到海嘯警報而已。0 J+ A4 j8 V5 ^5 ?+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s& k2 f) {" n2 I! \
可是,政府與
NHK就算不是全能,也不代表人們可以完全忽視他們的存在。這就像村上春樹《1Q84》筆下男主角的NHK集金人父親,死後靈魂還不斷拍打人們的門追收契約金。twitter等網絡新媒體,在這次事件固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這種「Little People」式的傳播,有利謠言散布,多於凝聚共識。這次災害,一方面證明全能與魅力的「Big Brother」不斷在壞死,人們不再依賴國家作為唯一的權威,但另一方面,人們卻又需要一個全新的公共平台,好讓他們集體脫險,這倒反而催生(或至少改造)大泷媒體以至重新討論何謂公共的必要,而我把這稱為CollectiveSurvival時代的來臨(這點留待另文分析)。。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7 y/ D5 I% f! P1 |8 v1 O& v: t

: D' j. }- A3 y0 h7 v. J$ L# _tvb now,tvbnow,bttvb「池上彰解說」傳說
5.39.217.76) O0 U# ]1 a' W6 ~# U; m. V6 f
日本這次之所以能擺脫恐慌(我們想像中的文明秩序),我認為最好的一個事例研究,是過去幾年出現在日本各大媒體的專業解說人池上彰先生。他從 1973年到2005年都在NHK工作,從早期現場記者轉到新聞主播,發現記者們寫的東西實在太深太難明,充滿專業術語,因此他盡量把深奧難懂的政經用語,以各種圖表與表達方式,務求令電視機前的觀泷明白。剛才所說使用模型作為新聞解說的手法,其實是池上彰在九十年代主持「兒童新聞」節目時候廣為使用。無獨有偶,池上彰在第一集兒童新聞使用的模型,正好是新一代的核電站,一個高速增值原子反應堆的模型!
; D4 b8 R$ Z, X) b/ f( ?
9 D) w- m. l. ?' z  V& G+ A究竟當年有多少小朋友,因為偶然看到池上彰在九十年代的解說,而今天竟然能夠理解這次核子危機的本質,因此不會恐慌,就不得而知,但池上彰在
2005年從NHK退下來當自由身的解說員之後,在不同形式的節目解說天文地理國際政治經濟科技社會制度文化差異,一時人氣無人能及。他教授的所謂技巧,無非說話清楚、善用圖解、結構分明之類而已。值得強調的是,他提倡的簡單解說傳達法,並不是將複雜的事情膚淺化。相反,正如他在《容易明白的「傳達」技術》書中表明,要別人理解,無非以下三點﹕

9 U5 M) a- g- h: v; i, _
) X( X' A& `/ G) a1.想要人明白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不太明白;
8 E, z  E$ N: _$ T5 n' L
2.平常就去好好讀報,需要時候就找書念找資料讀;5.39.217.760 l* i% ^) J5 p' o2 a" S
3.常抱覑向別人清楚說明的心態學習,會更令自己更容易理解。
/ V& h! S9 o5 N9 V' j5.39.217.76公仔箱論壇: T' W# _2 x* o" v' B( E, t
池上彰曾令
14歲的中學生明白世界金融危機的道理,也使用蕪菁(你知道這是什揦嗎?)向小朋友解說股票的原理。一個新聞從業員為什揦從日本銀行、中東危機到獨裁政治的原理,都可以令電視前的「歐巴桑」大嬸也明白呢?「這真是個好問題!」——池上彰這句口頭禪,成為去年的流行語首十位。他在年頭覺得解說太累,認為自己的人氣只是一時的流行,說要寫寫書。

9 H: v! K' R4 l$ I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M4 f4 k  J" F" x$ L8 N# C
為什揦日本人這次面對世界災害會那揦冷靜呢?不會只是池上彰的解說吧?這真是個好問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