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3-16 02:00 PM 編輯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w( ?) ~% O2 a6 h9 [8 Q) p
5.39.217.767 N( l! ?# l. @! Z
成也核電 敗也核電 盧峯
! C% i% Y! `( ]( w7 Y6 ~9 D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1 B$ a! q8 c5 o2 c8 S
九級地震已經夠災難性的了,伴隨地震而來的海嘯更是殺人不見血的魔物,不知已有多少人葬身大水中。可日本今次的大災難還不僅地震海嘯,還得加上核電廠故障,隨時發生輻射洩漏事故。一旦有這樣的核災難,附近數以十萬計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固然面對重大威脅,這片土地更可能長期受污染,成為荒蕪之地,要花好幾十年才能修復。也就是說,最壞的情況遠遠未過去,"the worst isnot yet over",難怪首相菅直人直指今次是日本二戰後最大的災難。公仔箱論壇- w R2 l. u# X" X N* c
7 r1 @; P+ H1 {( I9 a; \# ?7 _地震海嘯非人力所能控制,甚至預測也不大可能,這樣的天災日本大概避無可避。可核輻射事故是人為的事故,只要日本減少甚至不發展核電,地震海嘯後至少不會有今次洩漏核輻射的後遺症。那為甚麼日本政府及人民明知日本諸島滿佈地震海嘯風險仍堅持大規模發展核電,令核電佔整體發電超過三成呢?
# _, @. b: Q1 n. _* @公仔箱論壇 x8 Q4 S9 \; L; W
答案要由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機說起。當年埃及、敍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向以色列發動贖罪日戰爭( Yom Kippur War),南北向以色列進攻,殺以色列一個措手不及。幾經辛苦加上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終於打退埃及、敍利亞,穩住局勢。阿拉伯國家為了抗議美國偏袒以色列,向美國及她的盟國包括日本發動石油禁運,又大幅減產四分一,令油價短期內飆升四倍,從每桶三美元大升至每桶十二美元。這次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及油價大幅上升不但重創西方經濟,不但帶來長期滯賬,更令大部份西方國家包括日本認識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認識到能源這條經濟生命線受人控制的苦果。自這次危機後,各國都開始認真開發代替石油的能源,有的大搞水力發電,有的走回頭路重新用煤,有的嘗試搞太陽能、潮汐發電。
Y7 J6 N! Y! t0 i+ s: k
3 c7 T/ n$ b% u N日本在自然資源上可說「一窮二白」,沒有多少煤礦,沒有石油,沒有大型河流可以搞水力發電;唯一可以較快上馬,技術上又較成熟的只剩下核電。再加上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工業、服務業正處於起飛階段,電力供應不足勢將令日本落後於人。要保障能源供應,要避免成為產油國的「人質」,要有討價還價的能力,作為能源消費大國的日本不得不打核電的主意。結果從七十年代末開始,日本持續增加核電廠,即使發生過事故也沒有動搖。按日本政府的規劃,到二○一七年核電將佔總發電四成一,到二○三○年更將佔發電量一半。
8 a* d2 x5 E/ ^/ m( @5.39.217.76公仔箱論壇4 G' V7 F1 O3 |+ l; z
不過,日本不是唯一作這種選擇的國家,中國未來二、三十年也傾向以核電作為主力,以減少倚賴輸入石油、天然氣、煤等。只是,確保了能源安全卻增加了核災難的風險。如何取捨,怎樣平衡,經過今次災難後不但日本要重新思考,其他國家政府也免不了再次檢視本身的能源政策。
8 n$ E7 l: _3 n" k+ e9 M
' A2 ^! z7 q) f; {) R6 t8 I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