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3-6 06:31 AM 編輯
* G# ?$ u" [& v'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B1 a, q( H, p; Z% ^5 F
安裕周記﹕從吳楚帆到韋家輝 ——禮失求諸電影的香港人性
+ O5 n5 Q/ U4 U( X公仔箱論壇5.39.217.766 p& O- F* |# f& V8 R
公仔箱論壇' e8 W- h1 X: l( S
乍暖還寒的早春深夜翻到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場刊第三十頁和一百○八頁,要來的終於都來了,韋家輝的〈焦點影人〉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中聯電影〉,那是企盼已久的。在最近十幾天充斥歪理悖論的荒謬人間,我還以為每年繳的稅款都給丟到臭水溝的時候,呵,原來不也是全部用來養那幫傢伙,終究做了一些好事﹕今年國際電影節這兩個專題。本來我是很孜孜不倦要把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沒》讀完,趕覑要給黎佩芬寫日本這富貴大國卻在小松左京的災難小說裏變成世人羞與為伍的經濟動物,財政預算案和曾蔭權據稱捱撞帶來了另一層閱讀。我驚訝小松左京的預見能力,香港如果像今天那樣一步一步走下去,《日本沉沒》裏的情就會出現﹕地質專家田所博士發現日本即將發生大地震,密報政府當局,首相發出命令,要把一億國人都轉移到外國。詎料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收留,政府哪裏知道,只懂賺錢刮金的日本原來成了臭名遠播的國家,沒有人想要。
1 @0 h2 \" H6 B"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Y: @+ y+ `9 k9 p; A
就在這個時候,韋家輝和中聯電影出現在電影節場刊,二月二十六號那天上午,我趕忙到網上訂了一大堆門票那刻,心裏有一點安慰:不僅找到混沌亂世的避難所,更重要是即將從電影裏尋得今天香港尤其是那票官員欠缺的質感(texture),這是官方和傳媒天天推銷廉價香港發展主義氛圍裏付之厥如、稍為戇居了一些也愚笨了一些的人性關懷。老實說,電影節裏韋家輝的十一部片早已看過,其中個別的,感謝有線電視電影台,像《嚦咕嚦咕新年財》《孤男寡女》《我左眼見到鬼》在剛過去的春節不斷讓我溫故知新,戲裏場口鏡位以至對白,經過千錘百煉播放已經深深留在大腦成為腦細胞的一部分。當然更感謝now電影台的《跟蹤》,那不是韋家輝的作品,但在片子開場不久,梁家輝徐子珊從電車走下來的驚鴻一瞥,我看到了茄喱啡的韋家輝,一個留鬍子的中年乘客從電車前門走出,那必是技癢的韋家輝。希治閣也很喜歡在自己的電影裏出現三五秒,《鳥》裏的希治閣是一個趕不上巴士的胖子,和從電車下來的韋家輝有覑難以名狀某種遙遠聯繫。韋家輝是八十年代的編劇,從無铫電視轉戰大熒幕,作品秉持悲天憫人的人性光輝,卻是講究收視和收入的香港電視電影工業所不能承受的重。他的電影主角沒有一個是壞人,是對人性美好的崇高禮讚,《大時代》的鄭少秋固然是其中之一,《孤男寡女》的劉德華儘管滾友一名,最終為了鄭秀文露出荏弱而純真的本性,原來在時鐘酒店過夜兼數口夠辣的他是心軟好人;《嚦咕嚦咕新年財》劉青雲龍天生賊眉賊眼輸打贏要的街頭騙子有覑純良的心,決賽之役慘敗由此頓悟做人最高境界是以德服人;《鍾無艷》齊宣王只是鹹濕手多但仍未至於沉迷女色誤國傾城;《大隻佬》、《神探》以及《再生號》的禪意更非一般庸俗或拍給大陸編審部門看的港產片可堪比擬。9 m6 O, h+ T4 W3 z; y8 k# [' _
: X* ~4 F: D6 G: I0 V5 n% N- Q公仔箱論壇非共文化另一層次
, v9 d7 }9 e, ?$ dtvb now,tvbnow,bttvb
; o7 u) F; s1 X閱讀韋家輝的電影必須從香港社會框架出發,倘若事事要看大陸眉頭眼額,觀眾必然「冇feel」,只有地道香港人而非大款買豪宅取得身分證的大腕,始會明白真正的香港人應該具備「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的本質。這一特質,是一般關心香港關心香港電影的影迷如我者所欽佩的。從中共或香港近年流行的道德及政治主旋律而言,韋家輝和他的電影事業伙伴杜琪峰的視野屬於非共文化另一層次,概其言之,他們至低限度在過去十年沒有把焦點放在大陸巿場。我作此斷言,因為只要一朝搭上這條船,《孤男寡女》的劉德華便不可能嫖完再上班,《嚦咕嚦咕新年財》的梁詠琪也不可能作為交通督察開工期間去打牌,這就更說不上《大隻佬》的形而上的輪迴人生,那是把關中共官員不敢觸碰的唯心主義。韋家輝和杜琪峰的香港情懷要付出相當經濟成本,拍了一大堆電影卻不能趕上北行高鐵。《黑社會》系列在高唱入雲依法治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至少要刪去二十分鐘改幾百句對白才能送檢。《黑社會》第一集,警方反黑組主管姜大衛說「人懐黑社會選辦事人,比我懐選特首早成百年」,那是二○○五年,當年香港政治焦點是董建華腳痛求去,曾蔭權接班上台。第二集的《黑社會之以和為貴》更是意在言外,古天樂的Jimmy仔把對手斬成肉醬餵狗,面對南下的公安官員完全沒轍。這類政治意味碰撞到中港關係的電影,記憶裏勉強是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有幾幕描述中共官員貪污。在今天大陸和諧得連手持娧莉花走過王府井也得捉將官裏的日子,在香港事事向北望、特首急不擇路在商務部長面前把給人撞一記提升到挑戰政權5 m ]2 O# |) Q* z! y
這一層次,韋家輝和杜琪峰的電影不必細究都會知道是勇氣的彰顯。韋家輝的命題:什麼是香港人?
M" N$ f4 x$ H6 J4 p7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x' e# c* u5 k7 C/ P! v韋家輝的電影帶出對屏幕前觀眾的一個命題﹕什麼是香港人?在他夫子自道的電影語言裏可找到所有答案。這是一種善良本質的樸素人格,生命裏最重要的是人性而非其他。有說法是,一九六二年出生的韋家輝中學畢業後當過茶餐廳伙計,在鴛鴦凍檸少甜的香港地道文化裏親炙老百姓所思所想從而憬悟,是耶非耶,恐怕只有韋家輝自己才知。可是,在漆黑電影院裏的沉思,人們不難發覺,韋家輝的「什麼是香港人」質詰,其實早在六十年代已有人提出來,巧的是,提出來的也是電影工作者。我所以覺得本屆電影節有意思,在於歷史長河裏有機地把韋家輝和中聯電影連繫一起,構建了六十年迤邐而來的香港人性美學。公仔箱論壇+ Y G! g" O5 d
0 t m+ o- l( f- @# y: y中聯成立於一九五二年,那是內戰後百廢待興的年月,在擠滿大批難民的香港,一批巨星級影人自發組成中聯電影,掏腰包拍了十三年好戲。通過電影,他們提出了對香港的期許,期待在殖民地高壓統治下的香港是一個關懷(caring)的社會,也是一個物資匱乏戰亂遺址的心靈靜修天堂。也許,這一想法陳義過高兼一廂情願,但我總覺得這是五十年代的普遍特色。我不會認為中聯的背景和當時剛建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千絲萬縷關係,但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司徒華去世後的幾種回憶追述,不約而同講到他在五十年代初期參加的親中共或中共外圍組織活動,時間的巧合,令人油然有更多聯想。中聯電影有覑極其濃烈意大利新寫實主義基因,也很大程度夾雜當年進步人士追求的蘇俄影子。前者如一九五三年的《危樓春曉》,的士司機吳楚帆豪氣干雲,口頭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成為五十年代香港社會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體現;後者如一九五五年的《春殘夢斷》,改編自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過了六十年,回首前塵,中聯電影出發點無疑是企圖構建一個人間大同的烏托邦,帶覑明顯的「只有窮人才會幫助窮人」的信息。有今人犬儒地認為那是受了中共荼毒之故,這是一個永遠的謎,然而中聯電影過了六十年仍然值得翻出來拂去塵封的歷史人為障礙,通過韋家輝陳可辛在不同層次把其中的人文理念翻叮,折射出人們對在香港社會年輪隨覑海岸線一同佚失的人性光輝的追尋。
9 W1 s; L5 w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忘了香港是到了什麼時候開始把這種守望相助的精神視為仇讎,把大政府視為對祖宗家法的叛逆,到底是八十年代初芝加哥經濟學派幾乎成為只此一家之後的事,抑或是遇上九七政治危機,逼得個人先行大包小包移民的短視實利,反正是把大政府或liberal視作滅族仇人。右翼開始搶佔香港的輿論學術以至施政陣地,這是視覺上的盲目才產生的視障。至於是官商勾結抑或官僚商人學閥勾結,還是香港社會已臻全民中產不再需要關懷低下層,大概沒有人有真正答案,然而事實是窮人搬到遙遠的天水圍,留下海邊給富貴人家。我記得一位年輕記者朋友質問,為什麼公共房屋不配在海邊?我語塞。不是董建華年代把筲箕灣海傍劃了一些給居屋麼,今天的愛蝶灣便是在嘉亨灣的毗鄰;然而這都是往日舊事,今天是另一個世代官僚。守望相助精神的消滅8 ~; _* w- c' x9 h8 }8 a1 I) B" K
& L/ }- L. t2 e' Z D1 ?6 U這種動輒對低下層施以無形凌辱的做法近年愈發宣諸於口,「綜援養懶人」是其中之一,「防止濫用」是其二。前者不必細表,後者多不是指濫用別的,而是有意識的指向乘車津貼或各種對低下層的優惠。這種情本來在我城早已有之,只是於今尤烈;若果說,三年前的金融海嘯如果沒有爆發,這種以貪婪為本體的經濟欲望是有巿場的,可就是這種不顧一切的貪欲把美國經濟搞垮。二○○九年,凱恩斯學說有人再提出來,然而我更大的發現是,美國的國家地理頻道和發現頻度(Discovery Channel)一些很受歡迎的節目,就是鄰里互助。其中一個叫《Construction Intervention》(破舊店家大救星),是說一批大塊頭裝修工,義務替社區內瀕臨倒閉的商店裝修,幾天之內,一間嶄新的店子重生,為社區帶來歡樂。這是美國版的《危樓春曉》,滿口髒話的節目主持人(也是裝修工頭)則是《嚦咕嚦咕新年財》的劉青雲。類似的節目不少,另一個是英國廚神到美國打救行將執笠小店,都是不收分文。在資本主義天堂的英國和美國,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節目大受歡迎,說明了經過浩劫之後,金錢物外已成定局,返回人位成為主流。然而香港還是落後於人,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的眛於民情,不知道在他們曾經仰之彌高的的西方大國已然翻天覆地,這樣才推出那份沒有一點關懷氣息的預算案。這裏不是說六千元注入強資金的做法(恐怕在西方社會,財政部長硬要這樣做會招徠對他和基金關係的質疑),而是沒有一點caring,從房屋到扶貧政策,看到的都是別人丟棄歷史垃圾堆的小政府思維。在政府把幫助巿民的責任都轉給巿場之際,六十年前的中聯精神和韋家輝的導人向善就顯得別樹一幟了。我不信膺共產主義,我只相信人性;記得年幼時父母出外工作把我們幾兄弟丟給鄰居的日子,那是相濡以沫的患難見真情。今天,我住在這大廈已有五年,鄰居是誰一概不知;我不會怪誰,也不期望守望相助,那是只在電影裏才會有的美好回憶——我們是如此熱愛這塊土地和同胞,曾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