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食法國菜一定很Formal?氣氛拘謹,坐得不自在?或許只是錯覺。走進中環蘇豪一家新開的法式小餐館,映入眼簾的是懷舊、地道的擺設,法籍大廚奉上的是糅合心機與時間的傳統菜,霎時間,親切得就像在法國人家中作客。tvb now,tvbnow,bttvb8 \5 u# b, E7 X& v$ l
tvb now,tvbnow,bttvb: Y3 p5 o6 Z* @0 R
布置帶地道風味開在伊利近街的Bouchon Bistro Francais,一推門,就像從香港走到法國,猶如時空交錯。窄長的店子,用上原木作布置,天花上有金屬瓦片、仿古風扇,牆壁則掛上特別搜羅的舊海報、法國照片及擺設,拼湊出的風味,活像在巴黎街頭的Bistro模樣。唯一不那麼傳統的,要算是那些高身的椅子,法籍大廚J�r�me Billot表示,是配合餐廳的高樓底而設。
( e" B0 a/ N: n; P% U
9 f$ a1 W4 c0 o I9 N" F* J; P3 j大廳盡頭是飾以木框的窗子,透過它,便可看到大廚們的功架,打開後更像將廚房及用餐區聯繫起來。別過廚房,原來外面還有露天雅座,適合舉行私人小派對。Chef Jerome解釋店名由來:「Bouchon其實跟Bistro差不多意思,都是指小餐館,Bouchon多出現於里昂,屬家庭式經營,會以食物為主,而Bistro則流行於巴黎街頭,比Bouchon講究些,飲酒跟食物同樣重要。」: x; T5 T# s-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R- S, J* C& V2 c( x' z6 ^
傳統慢煮法國菜店名集合Bouchon及Bistro兩字,Chef Jerome指是因餐廳介乎於兩者之間,也很接近他心中的小餐館形象。一般的法式小餐館,雖然規模細,但因家庭式經營,會將最好的東西給食客,而且態度親切,這裏的餐牌亦是簡簡單單,貴精不貴多。最重要是每道菜都很傳統,沒因遷就香港人而改變味道,還糅合心機、時間炮製,像那些鍋物"Pot au Feu",就以低溫慢慢來煮,而著名的油浸鴨腿亦至少用上7小時烹調。tvb now,tvbnow,bttvb! Z; O6 V3 p7 y0 p& ]: X' ?( O
tvb now,tvbnow,bttvb2 [, e- o6 O$ j1 ]
Chef J�r�me對入廚一絲不苟,選材自然嚴謹,餐廳8至9成來貨都是從法國入口,包括來自西南部的Mullard Duke,專做油浸鴨腿;以古法Torchon炮製的鵝肝;Bayonne的12個月風乾火腿;法國空運來的麵糰,用來炮製每天的麵包。連鹽及牛油都有來頭,用上Fleur de sel de Guerande,即有名的「鹽之花」,質感脆而有鮮味,牛油則是來自諾曼第的古法牛油Echire。素知法國菜落重牛油,Chef Jerome笑指廚房要每天用上1至2公斤牛油,才算合格。7 F4 i1 c3 |% _2 [* e. @
tvb now,tvbnow,bttvb6 T$ f5 o$ V& w
Jerome Billot小檔案年僅27歲的大廚,來自法國名鎮安錫(Annecy),16歲已開始入廚,入讀法國托儂萊班的Lyc�e Hotelier de Thonon les Bains鍛煉廚藝,畢業後隨法國料理大師兼米芝蓮3星名廚Georges Blanc學習,廚藝了得。
# u6 i- P( E2 Y; F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