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喊口號不如真金白銀紓困 盧峯tvb now,tvbnow,bttvb% Y5 h2 o1 s" `4 k) _( W& S
+ N! y2 Q: m/ C Q* S0 |+ j9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在公佈預算案前夕忽然高調說:「香港還有一個『大社會』」。在「大市場、小政府」外再加一個大社會,曾司長想在預算案賣甚麼藥呢?想向公眾發出甚麼訊息呢?1 p" K3 |4 d, n7 T" ]
5.39.217.76! W3 i1 ^' _' S. d0 @
先看一看其他政府、政治領袖使用類似概念時做的是甚麼。六十年代中期美國總統詹森( Lyndon Johnson)接替遇弒的甘迺迪成為總統後開始推動"The Great Society"(偉大社會)計劃,當中的重點包括通過法例取締歧視黑人或其他有色人種的做法,花費幾十億美元扶貧及加強社區支援,增加政府對各級教育的 撥款,為六十五歲長者提供醫療保障等。在很多人眼中,詹森的"Great Society"大大增加了聯邦政府的權力,把美國社會改頭換臉。曾司長大概沒有這樣的能耐與魄力。
3 z+ y: M7 c4 t, ^/ H. V+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U# q- p+ u$ W- ~去年上台的年輕英國首相卡梅倫也愛把「大社 會」( Big Society)掛在嘴邊。不過,卡梅倫的野心沒有詹森那樣大,他的所謂 Big Society沒有甚麼重要政策新猷,重點是鼓勵國民多做義工,推動非政府組織及慈善組織提供某些公共服務如管理學校,讓地區組織有更多參與發展規劃的機 會等。只是他上台還不到一年,目前還看不到甚麼具體成績。5.39.217.76- J. I; G/ _( Q4 @" `; @* k
; L2 P1 ~, m- p' Vtvb now,tvbnow,bttvb從特首去年主催官商合辦「關愛基金」的思路來看,曾司長忽然提出的「大社會」想法大概較接近卡梅倫的一套,不搞大動作,不搞大改革,只想來個乾坤大挪移,把公眾的焦點轉向非政府組織,轉向慈善組織,轉向社會服務機構,減輕政府面對的壓力。問題是卡梅倫搞「大社會」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英國政府缺錢,要大削開支,想有大動作也不可能。特區政府卻剛好相反,它「肥到着唔到襪」,庫房儲備屢創新高, 令市民對政府有極大期望;這份期望絕不是任何漂亮詞藻可以打發掉的。
, R5 ~0 U$ f Y( b9 P; k公仔箱論壇( f5 D: v, h7 E1 `7 t
根據稅務學者及大部份經濟學者估計,特區政府去年的財政盈餘可能高達七、八百 億元。這不但完全扭轉原先可能有二百億元赤字的估計,更令政府財政儲備增至接近六千億元。再加上預期今年投資、地產市道保持強勢,印花稅收入將保持在極高水平。換言之,特區政府水浸的情況將會至少持續到明年。另一方面,市民特別是中、下層市民面對的通脹壓力越來越大,房租、飲食、日常生活開支飛升,薪酬增 長卻像蝸牛走路般慢得要命,令他們生活擔子越來越重。在「官富民窮」的情況下,特區政府實在沒有理由再當個守財奴,實在沒有理由不盡力協助市民紓緩高通脹 帶來的壓力與困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 _9 {+ f* V! p
tvb now,tvbnow,bttvb1 _3 `" W0 Y( C3 K+ ?4 h
除了短期的利民紓困措施外,財力雄厚、儲備充足的特區政府更應着手處理一些長期及結構性問題,例如全民退休保障。應該看到,香 港的退休計劃很遲才起步,大部份已退休或即將退休的長者都只能靠有限的積蓄應付生活,不少更因積蓄耗盡而跌入赤貧的境況。即使引入了強積金,低收入工人由 於供款有限也得不到合理的退休保障。大量缺乏儲蓄,退休保障不足的長者勢將令貧窮問題、貧富懸殊問題變得長期化,變得更難解決。特區政府既然坐擁巨資,它 顯然有責任帶個頭,提出一些實質的解決方案,讓市民、社會凝聚共識,讓退休保障這個老大難問題有機會解決。tvb now,tvbnow,bttvb1 e; M8 g( E& q1 z0 T% w. G
; g8 w! i5 c, O, }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