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主義 紀大偉
6 U# r7 R' L+ c: I0 s, g n公仔箱論壇
9 }- M' H9 j, s: s% e9 A5.39.217.76二月上旬,英國首相卡麥隆發言抨擊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同在高峰會現場的德國總理梅克爾隨即附議叫好。在民主國家,財團企業,以至於頂尖大學紛紛擁保多元文化主義的時代,這些政治領導人竟然批判多元文化主義,一時令人傻眼。
. n6 b6 R* q e; u0 D4 l- k! Y
$ j$ |# Q7 y3 m' o9 B所謂多元文化主義,就是主張在一個社群(如國家、學校)之內,讓各種身分認同(如不同的性別、性偏好、種族認同等等)的人都得以現身發聲,而不在社群內隱形、缺席,失去發言權。其實,宣揚各族群快樂共存,提醒民眾尊重老人和身心障礙者的種種政宣海報(海報內的各種人都展現笑顏,而且友愛海報內的其他人物),目前在台灣各大公共場所都時常看見。這些海報就是多元文化主義的部分產物,彷佛貼了這些海報,而且執行了海報內的工作項目,台灣就真的是一個多元文化文義的社會──亦就是說,一個注重人民差異性,講究社會公平正義的進步民主社會。9 X, p7 |- M; b/ \, Y6 h4 |
! r4 [4 C0 d' T% G2 D' K4 W/ u3 u%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然而這種政宣海報撐起來的多元文化主義(不只在台灣,其他民主國家亦然)是被批判的。這種海報畢竟是作秀(有時候相關的政宣活動,也就像是海報一樣),往往口惠而實不至。在海報和各種晚會中凸顯弱勢族群和身心障礙者的臉孔,或許有鼓舞人心之效,但絕不能確保這些弱勢者在大放七彩煙火之後的日常生活獲得實質的權益(工作權、受教權、合理的健保,以及跟主流社會的互動)。對左翼人士來說,多元文化主義的貢獻太少,只提供了極有限的福袛給人民──尤其是人民中的弱勢者。如果把多元文化主義視為進步民主社會的表徵,那麼這種進步民主就像棉花糖一樣,甜而空洞,吃不飽的。tvb now,tvbnow,bttvb5 S2 Y$ {0 K% J1 q) @
公仔箱論壇+ o6 ]0 O' i' c' A b7 T( h; M
但是先前提及的歐洲政治領導人對於多元文化主義的批判,卻是出自相反方向的考量:他們認為,多元文化主義給了太多甜頭給人民。英首相說,幾十年來,英國讓穆斯林族群落地生根(他特別點名穆斯林族群),但穆斯林族群並沒有加入英國主流文化,反而關起門來經營外人(即:主流社會的人)不能理解的穆斯林次文化。他要以經濟的手段逼使穆斯林放下他們自己的文化(以及和主流英國人不同的價值觀),投入主流文化的懷抱,並且接受主流文化的價值觀──這樣才是愛一個統一而不龜裂的英國。也就是說,用(有經濟力的)主流文化取代(含有貧窮族群)多元文化主義。這種反對多元文化的論調,是右翼的。
7 D6 M3 o4 U. [( a2 v! L' z5.39.217.76
: B5 ?( f J3 C* Q3 T9 a8 ~: I公仔箱論壇左翼對多元文化主義不滿,但右翼更想摧毀它。少了多元文化主義這張(效果有限的)王牌,非主流文化就更難以跟主流霸權抗衡。在挺住這張王牌之際,也該尋思多元文化主義之外的其他王牌了。
/ X0 i1 ?$ d+ t1 T X- Z3 Gtvb now,tvbnow,bttvb+ ^; `& o1 k3 n% H7 b6 `. W& |! A
- Z2 ~* r# }, D+ w, v$ Ctvb now,tvbnow,bttvb4 G" J% A8 e8 D0 j8 C
(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