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驾车者因抢救伤者未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判定其负全责
- U& Q5 T* x. K. Jtvb now,tvbnow,bttvb法院:驾车者抢救伤者行为值得肯定与鼓励,判决担责七成
" W# d$ I1 d$ G; Y" _, d;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本报佛山讯 (记者刘艺明 通讯员黄延丽) 去年1月,杜先生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开车将摩托车司机撞伤。他首先想到了要救治伤者,于是开着车将伤者送去医院后,再回到现场接受调查。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救死扶伤的行动,交警却认定他破坏了现场,应负事故的全责。1 ~/ {. }0 X7 o( J |( H/ {
记者昨天从南海区法院了解到,考虑到杜先生的行为符合公序良俗,法院一审适当减少了杜先生的赔偿比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R+ w1 @8 `% v5 F
案情:$ K: j. p: ]( J4 Z, v4 X, N
救死扶伤被认定破坏现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3 G; t( {9 F! p$ s
去年1月,杜先生驾驶着小客车,由丹灶往桂城方向行驶的时候,碰撞了李某所驾的二轮摩托车。看到倒在地上痛苦不堪的李某,杜先生决定先开车送李某前往丹灶医院抢救,再驾驶肇事小客车回到事故现场等待交警处理。
7 B6 i0 O" |% i3 w;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让杜先生没想到的是,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经勘查后,认为杜先生在发生事故后,因抢救伤者未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认定杜先生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李某不承担此事故的责任。tvb now,tvbnow,bttvb9 R- P' ^2 t) R. Y1 J" U
对于交警的认定,杜先生显然没想到。他说,这次交通事故其实是由双方共同过错行为造成的。“我为了抢救李某的生命,在发生事故后立即将李某送往医院抢救治疗,这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要认定我负全责?”tvb now,tvbnow,bttvb4 E' j0 Y e6 w5 Q5 H' y2 @! `
后来,李某将杜某及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杜先生赔偿他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费用共计约25万元,保险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 ^9 Z1 K# l5 s; \! G4 l+ U$ m5.39.217.76审理:5.39.217.76& M* f8 A2 _: |6 \- [$ e
符合公序良俗可减轻责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C7 W+ m6 S' Z/ ]3 z
南海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南海交警大队所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程序合法、责任划分准确,因此可以采信,杜先生的确因抢救伤者未保护现场而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1 v: v$ B% z% k1 T6 K!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过法院同时指出,事故发生时,李某受伤严重,危及生命安全。杜先生因事态紧急,将李某的生命安全放置首位,及时将李某送至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因杜先生的积极行为,使李某的生命、身体健康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害。
5 Z+ s; `( e6 j4 s7 V; \tvb now,tvbnow,bttvb因此,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法院认为杜先生积极抢救伤者的行为是值得肯定与鼓励的,根据公序良俗原则,应对其责任予以减轻,酌情认定杜先生承担70%的民事赔偿责任。1 L I" S& S, u2 q/ z; t" O& A
据此,法院一审认定杜先生应赔偿李某57174.49元。tvb now,tvbnow,bttvb7 E" \: J( k& \- {, W2 T3 ^/ H
法官说法:tvb now,tvbnow,bttvb$ T/ _, m9 J1 h5 w6 e
该类案件近年比较常见
, c/ `. t3 o4 J: m0 K- g" N据了解,南海法院交通事故审判庭受理该类因积极救助伤者离开现场被交警认定全责的案件全年大约有20余起。
; M! S+ [+ L/ J0 V; O5 },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对该类案件,本案主审法官冯法官认为,被告在事故发生后虽然离开现场,但其目的是积极救助伤者,避免伤者生命健康受到更大的损失,这种行为是社会公序良俗所倡导的。交警部门所作出的事故责任认定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相关行政法律法规作出的行政行为,该认定在案件审理中主要是作为证据,并不当然等同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划分依据。因此法院为鼓励社会积极救助伤者,杜绝视而不见、见死不救等冷漠社会现象的发生,对该类案件超出交强险赔偿范围外的损失,可以依据案件具体情况适当减轻救助者的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