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還有一個多月,但大陸長江三角洲及東部沿海地區的返鄉潮已提前湧現,引發「民工荒」,用工短缺現象重現。不少企業手持訂單,卻苦於無人可用,只能提前「過冬」。香港文匯報報導,「東西南北中,普遍缺技工」,這是今年初在珠江三角洲等地出現「用工荒」時流傳最廣的一句話。如今上海市技工短缺,尤其是高級技工不足情況更明顯。上海市浦東區祝橋鎮曾是民營服裝廠的小天堂,但金融風暴後,超過八成的服裝廠倒閉,目前僅二家還在苦撐。上海億天服飾公司負責人曹瑋說,「以前是有人無單,經濟回暖後,單子是不愁了,可人卻找不到了。」他說,虧本做了兩年,原以為金融危機過後就能「翻身」,沒想到卻遭遇「用工荒」,「這樣的情況並不是現在才有,七月份起就已招不到人了,廠裡現在都不敢接單子,就怕交不了貨,還得賠償。」年底是大陸各民營企業最忙的時候,卻也是招聘工人的「寒冬」。一些不願趕「春運」(春節交通運輸)的農民工,都會選擇在十二月提前返鄉。但是企業用人需求大幅增加,勞動力卻無法跟上,讓不少企業頭疼不已。儘管一再提高工資,降低招工要求,卻仍招不到人。除提前返鄉過節,物價上漲也是造成「用工荒」的原因之一。民工小江說,雖然工廠管吃管住,但因物價漲了,平日開銷也增加了,一年下來賺不了幾個錢,還不如早點回老家。專家表示,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轉戰大陸二、三線城市,造成沿海地區的用工分流。上海雖然工資起點高,但受制於高物價,一些小企業已不再具備較大競爭力。此外,現在的工人多為「80、90後」(1980、0990年代及以後出生者),這些「農二代」的打工理念逐漸轉變,不同於上一代工人,也是造成「用工荒」的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