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成為潮流玩物,不少家長更以「手機育兒」。有大學調查發現,近九成受訪家長讓子女操作手機,當中近三成更以智能手機作為子女「扭計」時的「撒手鐧」,但要適可而止,以免影響兒童心身。有心理學者指家長錯誤灌輸子女以為「扭計」可達到目的,教壞細路。5.39.217.76' h$ U; C# v5 ?) F v
$ Z1 L1 T" W+ `& [( y' l3 T身兼醫學會副會長的兒科醫生陳以誠指,兒童長期使用智能手機,可能患「數碼螢幕影像視障綜合症」,會出現眼乾、頭痛,甚至感到疲倦,建議兒童每使用廿分鐘手機,要觀看廿呎以外的事物約廿秒。! a" C8 m/ {7 X3 J# y2 E) r
公仔箱論壇7 F" ?% o: L2 L) B
! x1 \5 Z8 s; J8 {, T' }公仔箱論壇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訪問八百三十四名擁有智能手機的家長,發現八成六受訪者讓子女操作智能手機。近三成家長在子女亂發脾氣或撒嬌時,讓子女操作智能手機,安撫他們情緒,稱「滿足子女要求」及「學習課外知識」約各佔二成半。調查發現子女最常使用手機程式為遊戲,其次為教育程式、拍攝及上網等。
( P' r& w5 A$ V6 q% w) P; Z- s或加劇「港童」現象樹仁輔導及心理學系高級講師梁文德批評,家長貪方便以手機安撫子女情緒,或加劇「港童」現象,建議家長保持耐性與子女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