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1-19 10:33 AM 編輯 5.39.217.76; g$ B5 T; @& T4 v0 i6 W
6 x- `/ T5 b2 C6 E% F3 G價格管制難收實效 緊縮政策不利投資 信報社評/ E4 [6 h4 S2 Y2 H3 m- U0 ?5 I4 Q
( u; O! N/ a) J9 T# o2 o
由於內地物價飛漲,民生受累,總理溫家寶昨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表示,正在分析當前價格形勢,研究部署穩定消費價格,必要時將實行價格臨時干預。內地十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的錄得百分之四點四升幅,與八十年代初雙位數的惡性通脹比較,雖然未算嚴重,但在關乎人民生活最切身的肉類,糧食,食用油,副食品等價格方面,升幅卻在百分之十以上,加上內地現在仍然處於負利率環境,物價漲但存款購買力卻不斷縮水,令人民怨氣大增,影響社會和諧,中國政府遂不惜發出可能會實行價格干預的警告。5.39.217.761 N- Y1 m! A( P# L
0 o. ]2 U }0 B* X2 G4 A' \5 f
但是,以控制物價的方式干預市場,並不是解決通脹的治本之道;價格管制之不可行及後遺症之多,經濟學教科書早有“定論”,以內地的經驗來看,八十年代因為採取放開物價的方式進行改革,導致食品和民生日用品價格飆升,政府為了“江湖救急”,也曾經運用價格管制,嚴打“操控物價”的幕後黑手等行政手段,結果不問可知,管制物價的結果無法令供應增加,而懲處“操控”零售物價的商販則恍如“殺死信差”,不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能做給民眾看,以示政府壓抑物價的 “堅定決心”),反而延遲了價格上升傳導至生產源頭從而減慢了生產者大量供應的積極性!內地“每日經濟新聞”昨天有一篇報導,指福建農民劉景東(化名)埋怨,由於福州近期出台“蔬菜指導價格”政策,小白菜批發市場的價格限定售一角五分錢;結果劉氏夫婦在田間忙了一整天,也只能掙得六十元,他認為“太不划算”,而菜農都擔心“當工錢都不夠時,誰還願意去收割,去賣(菜)呢?......價格低了傷害菜農,價格高了傷害消費者。“中國人的傳統智慧認為”谷賤傷農“,政府管制價格就是人為壓低農產品賣價,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市場供應反而更少,價格只會被推得更高。對物價改革有豐富經驗的中國政府來說,這點淺道理是不可能不明白的,但明知不可為而為,國務院仍然高調表示在必要時會實行價格干預,只能視之為在政治上要安定民心的動作,不會收到實質成效。要理順物價,唯一方法是增加供應,平衡供求,其他措施都只屬臨時性質(或純屬“靠嚇”),作用不大。
3 N* t/ d# X* F# \+ R8 e" e/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政府早在○八年即以控制通脹,為經濟降溫作為當年中央的工作重點,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的講話,仍然以“降溫”作主調,豈料金融海嘯掩至, “降溫”之說立即轉調,為了應對一場大衰退隨即來臨,中國政府不但不再“冷卻”過熱的經濟,反而在○八年下旬推出四萬億元刺激經濟的大手筆方案,並鼓勵房地產“熱”起來,其結果是各地紛紛上馬大型工程,銀行大量借貸,房地產則炒個不亦樂乎,到了今年,人民銀行先後以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及加息作為遏止經濟過熱,預防資產泡沫爆破的措施,可以說,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財政政策以至貨幣政策在十一月開始全面轉向,從刺激擴張修正為冷卻緊縮,此一轉向,影響整個大陸的經濟環境,對投資市場也會帶來根本轉變。公仔箱論壇3 F% @0 B' y Z5 \) F;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o( r# I: W" s: g
據十月份出版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金融穩定報告”指出,發達國的百分之一資產外移至新興市場國家,就會帶動約五千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後者,比二○○七年金融危機前新興市場國家吸收的四千二百四十億美元外資總額還要多。中國目前對外依存度高達百分之六十,外部動盪,國際匯率變動以及國際市場價格波動,都會對中國的宏觀經濟運行造成衝擊。內防通脹,外防熱錢,在緊縮政策的調整未完成之前,內地的股市和樓市難望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