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1-17 08:34 AM 編輯 7 h- x# z5 Z) K, m) E5 _
公仔箱論壇. s8 Y7 P3 \$ k0 @- j4 V
感恩、感慨 林超英
$ R0 j/ F B1 L+ E* Z5.39.217.76$ F- P* W1 c: o0 R
做人要感恩的事太多,父母的養育、學校的栽培、朋輩的支持等,實在數之不盡,今天我想談的是中學教育。5.39.217.762 X. ?" V! b, o8 p5 a
tvb now,tvbnow,bttvb9 F7 @' g% n+ e6 C' u; C8 E$ V
我是基層市民的子弟,有幸透過公平競爭進入英皇書院,接受全面和優質的教育,除了學到知識,還學懂做人,更幸運的是在學校的課餘活動中接觸了天文,感應了遼闊無邊的宇宙,產生了極大的人生推動力,造就了我的事業,以及由此而生的種種因緣際遇。從自己的經歷,我深切體會中學階段對少年人的成長的關鍵作用,也因此特別關心少年人的教育機會。公仔箱論壇) O* l1 I2 { m( \* \6 k
tvb now,tvbnow,bttvb) M2 H' ?% n K. M, q
最近很不幸地聽到英皇書院受到壓力,要由每級五班縮減為四班,我十分感慨,為甚麼這個自稱進步的社會,竟然要降低基層市民子弟得到最好教育的機會?目前貧富懸殊日益嚴重,何以還要在基層子弟身上多踩一腳?
3 }: E. n( o7 J9 b& `2 C- x& M! L; D6 s( L
英皇書院是香港一間歷史悠久、校風良好和成績優秀的英文中學,以香港人的日常用語說,是一家「傳統名校」,但是它是一家平民名校,是中西區基層家長最希望把孩子送進去的傳統名校。英皇書院作為一家「官校」,加上位於基層市民較多的西區,肩負着特殊和重要的社會任務,就是提供機會給基層家庭的子弟接受全面和優質的教育,扶助他們成長,讓他們以知識改變命運,為自己和家族改善生活,並且以所學回饋社會。
0 y0 B! e3 s) F+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4 e. z q: l, J7 S, [. n- D
英皇書院1926年建校,學生絕大多數來自基層家庭。過去數十年,英皇書院吸收無數來自社會基層的學生,培育他們勤奮向上,讓他們有機會在社會階梯中,從基層向上提升,成就香港社會十分需要的社會流動 (social mobility)。今天的眾多社會翹楚,以及在各行各業發揮重要作用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起點就在英皇書院。廣大的英皇書院校友,從親身的經歷深知英皇書院的教育對他們的事業和人生的重大意義,都十分感恩學校給他們的扶助,因此非常支持這個傳統延續下去,不斷地讓草根階層家庭的子弟有同樣的一個通過奮鬥而往上提升的機會。公仔箱論壇# E0 N& [ ]; G# X" i5 E
9 p& |: i7 e2 [( X* |9 h) P0 n6 n公仔箱論壇給予草根階層家庭的子弟優良的教育,給予其中最優秀的學生最優秀的教育,促進社會流動,是所有以人為本和以社會和諧為重的政府的基本責任。西區基層家庭的子弟,過去可以通過相對公平的統一派位制度,進入數家跟英皇書院同等「級數」的學校,由於學費是劃一的,基層家庭也能夠負擔。但是隨着多間傳統名校相繼轉為直資學校,收取高昂學費,基本上成為中上階層家庭子女的專利,基層家庭子弟入讀傳統名校的機會已嚴重萎縮,現在英皇書院已經成為他們在區內唯一能夠負擔和通過統一派位進入的男子傳統名校。
$ Y, m" `- D- Y( p5.39.217.76
; ?& n2 n5 D/ D# z, E# { y$ g: N最近幾年的學校直資化(和貴族化)令香港優質教育向中上階層家庭傾斜,令基層家庭子弟的人生輸在起跑線上,已經造成一種教育的不公義,現在再提出要求英皇書院(及其他歷史悠久的官中)每級五班減至四班,即是減少百分之二十,嚴重剝削最優秀的基層家庭學生得到最優秀學校教育的機會,是把教育的不公義推向更大的極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5 {) p, x$ m# Q. z# u
( W, R- J0 W, O1 L5.39.217.76官校作為政府辦的學校,本質上有別於一般團體所辦的學校,官校必須彰顯社會公義,照顧基層民眾的需要,回應他們對有學習能力的子女獲得優質教育的渴求。要英皇書院(及類似官校)縮班,是違反社會公義的。大幅削減優秀窮家子弟得到最優秀教育的機會,與目前政府強調扶貧的政策框架有極大的矛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O1 Y5 K' x! A
! `: S( k) ^; v9 v0 R據說縮班是因為學生減少,但是學生減少應該是把更好的教育提供給同學的機會,現在反過來要最好的學校縮小規模和減收學生,令好學生得不到好教育,是違反常理和令人惋惜的。在既有政府政策中,英皇書院承擔了責任,與區內的政府小學掛鈎,照顧區內政府小學學生的升中需要,一定程度障礙區內其他小學的優秀學生進入英皇書院就讀,因此已經是一種不公平。如果貿然執行官中縮班政策而又不改動政府小學掛鈎政策,這個不公平將更加放大,我猜想區內的小學和家長是極不贊成的。在這件事情上,我和其他英皇書院校友關心的是:如果英皇書院縮班,將令沒有能力負擔直資中學學費的優秀基層家庭子弟,減少機會得到最優秀教育的機會,是重大的社會不公義,在這個既富裕又自稱進步的社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一個極大的嘲諷,令人慨嘆。& P4 r8 y' f# G; H
* K3 N& ~# J8 \- O6 V; ^5.39.217.76一班四十個學位表面上是小事,背後的社會意義是大事,因此校友代表在11月1日的學校管理委員會會議首次獲悉教育局要求學校縮班時,立即表示了反對意見,也解釋了反對的原因,大致有如上述。此後校友被游說和被要求保持低調,校友們是老實人,既為了大局着想,也相信了官員會稍後回應校友意見的承諾,因此同意了保持低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Z- ]% U" c( Z* x& L0 }( A8 i& K9 m
8 W% l1 J2 B& A" q- s+ t5 s
可惜校友的善意沒有得到回報,有關當局沒有對等地保持低調,反而不斷地在傳媒積極營造一個官校縮班得到多方同意和事在必行的印象,沒有讓公眾知道存在反對的聲音。在學校內部,當局祗是側重游說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爭取拉票讓建議通過。過程中,官員祗是反覆強調官校必須綑綁一起全體縮班,完全不願費神認真回應校友提出的基本反對原因,以及面對西區的具體情況。針對官員這種由上而下的「教訓式游說」,校友代表多次提醒官員,中西區的小學和廣大家長才是事件真正的持份者。tvb now,tvbnow,bttvb" v4 a+ y* @ f
2 C3 ]# X8 R1 P/ C/ A- u) ?tvb now,tvbnow,bttvb作為一個曾經受到英皇學院恩澤的校友,再保持緘默將有負所有校友,以及香港尤其是中西區基層家庭的子弟,因此我不得不告訴大家發生過甚麼事,以及我們確實為基層子弟努力爭取過。我十分感恩人間是一個互相關懷的世界,不過也許在地球某些角落,這種關懷並不存在,人祗是數目字,公義和社會流動祗是虛無飄渺。
7 \* g% h' B8 ]8 x* O" Q, [公仔箱論壇
! R% B3 H. a+ {5.39.217.76既感恩,也感慨。5.39.217.764 f, x& j( D' w) i4 D2 Q: V5 Y
# y1 H* _4 b: u N) V$ I# g6 Ntvb now,tvbnow,bttvb---
# T% k/ a# m2 G j6 C3 [( ~* z5.39.217.76
' x0 G0 s( d) c- @4 c& g. x- ltvb now,tvbnow,bttvb剛從網上的即時新聞報導得知,有關當局說他們推銷的方案是「自願縮班」,但是上周在與英皇書院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見面時,官員強調有完全的權力決定官校的班數。真是「自願」?
. d' s e+ A" Y( P' i( R* n據知當局又強調:「提出縮班的原因是不夠學生,不是有學生而硬縮班,現在是沒那麼多學生塡滿所有班房。」實情是英皇書院每年都有很多學生申請入讀,由於班房塡滿了,結果把眾多學生拒諸門外。
' ?7 R7 j4 U# L! T& [9 F當局稱「自願縮班是解決學生人數下降的最有效方法」。如果上周與英皇書院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見面的官員有用心聆聽,當局應該知道校友代表其實支持「自願縮班」的政策,但是必須具體考慮各區及各間學校的個別情況。這是勤政愛民的官員應做的事。
) z0 C3 q0 O8 I/ `* [網上報導說當局要求不願意縮班的學校提出一個能解決問題的方案。真奇怪,明明說是「自願縮班」,為甚麼不願縮班的學校竟然要負上提出解決全港教育問題的責任?這是甚麼邏輯?難道「自願」不是真的嗎?tvb now,tvbnow,bttvb" `: _. ~% s% @1 W m
最後必須重複一句:在這件事情上,真正的持份者是眾多有孩子等着讀中學的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