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中國人權事業的進步與發展有目共睹
, 描述: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 王晨
人權與發展關系的問題壹直是國際社會深切關註的重大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合國憲章》將安全、發展、人權確立為聯合國的宗旨。20世紀60年代末,聯合國大會通過《社會進步和發展宣言》,指出“社會進步和發展應建立在對人的尊嚴與價值的尊重上面,並應確保促進人權和社會公平”。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通過《發展權利宣言》,強調“人是發展的主體”,“發展權是壹項不可剝奪的人權”。新世紀之初通過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明確將人權確立為發展的中心內容之壹,制訂了具體的目標,進壹步深化了對人權與發展關系的認識,並在推動發展與人權的共同進步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tvb now,tvbnow,bttvb e1 S9 c2 r& F+ t! l
當前,世界經濟正在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進入後危機時代。國際金融危機更加促使人們思考:什麽樣的發展理念更能促進世界和諧發展和普遍人權,什麽樣的發展模式更能讓我們共同應對新的全球性挑戰並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人權與發展這個主題意義重大。
% V9 ~7 E/ f# r3 v$ C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推動現代化發展和人權進步壹直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的不懈追求。正如胡錦濤主席所指出的那樣:“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中國人權事業也實現了歷史性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黨和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莊嚴載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人權事業發展,使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權益得到切實保障,譜寫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新篇章。”近年來,中國政府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強調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社會更加公正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中國壹方面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大力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另壹方面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和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致力於促進中國人權事業全面發展。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中國政府采取果斷措施,投入4萬億元,著力“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促民生”,保持了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同時,制訂實施首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以國家規劃的形式明確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將人權發展納入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之中,使中國的人權狀況得到了切實的改善。
, i3 ~- k5 {+ z$ u$ u5 a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是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探索以新的理念、方式和途徑推進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30多年,也是中國人權事業取得歷史性進展的30多年。30多年來,中國實現了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居民生活條件得到了大幅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了有效保障。1978年到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超過12倍,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三。全國人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57%以上下降到36.5%,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67%以上下降到41%。
1 w% G" R1 u9 w5 \ 中國政府重視從制度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國對8億農民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使低收入群體就業、子女入學、居住條件等問題得到很大改善。中國在全國城鄉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目前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99.7%。1978年以來,中國絕對貧困人口減少2.3億以上,占發展中國家減貧人數的75%。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3歲,比改革開放之初提高了5歲。
$ j7 ]# h# w" M1 u- B' k& z5.39.217.76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使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得到了有效保障。目前,中國有現行有效法律233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800多件,基本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和人權保障法律制度。2009年,中國全國人大對選舉法進行修改,明確規定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增加了人大代表的廣泛性,進壹步完善了選舉制度,更好地體現了人人平等、地區平等和民族平等。中國政府積極推進政務公開,頒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健全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依法實行政府信息公開,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2009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各部委各部門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舉辦了1646場新聞發布會。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中國公民自由表達言論的渠道得到拓展,目前,中國網民人數達到4.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1.8%,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境內網站279萬個,論壇上百萬個,博客用戶2.31億個。互聯網成為中國政府了解民情、匯聚民智、改進工作的重要渠道。到2009年底,中國出版各類報紙437億份,各類期刊31億冊,圖書70億冊。2009年長篇小說實體書出版達3000余部。全國共有廣播電臺251座、電視臺272座、廣播電視臺2087座,有線電視用戶17398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6200萬戶。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6.3%,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2%。全年生產故事片456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102部。5.39.217.76) c: L! m# A, A1 b' _0 p
中國始終積極響應聯合國的倡議,為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作出了積極努力,提前6年實現了聯合國“2015年前無法可持續獲得安全飲水人口比例減半”的發展目標。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壹直本著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竭盡所能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形式多樣、真誠無私的援助,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迄今為止,中國免除了50個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的265億元人民幣債務;為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了100億美元優惠貸款,向越南等東盟國家提供了150億美元信貸支持;中國還為發展中國家援建了150多所學校、近百所醫院、70多項飲水設施、60多個體育場館,向近70個國家派遣了醫療隊,治愈了數以億計的患者。
4 s. c# g" L& {6 ~3 V3 J5.39.217.76 中國人權事業的進步與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當然,我們並不諱言由於發展不足和發展不平衡,中國的人權狀況還存在壹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中國政府正在采取有力措施,不斷推動中國人權事業取得更大成果。中國的堅定決心也是有目共睹的。必須指出,那種只承認中國經濟取得繁榮發展,看不到中國人權發展進步的生動現實,顯然是不全面、不公正的。還應指出,我們今天雖然身處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但世界上總有壹些人用壹種他們已習慣了的眼光和價值判斷,來看待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權和發展。總企圖將自己“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壹意孤行地強加於人,或訴諸武力,或通過別的方式支持那些代表他們價值觀和理念的人,甚至罔顧他國的法律和公眾的真實感受。不過,中國的孔子兩千多年前就倡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行為理念已被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我相信,那種帶著偏見和企圖的所作所為,不但無益於中國及世界人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也不符合推動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構建和諧世界的時代潮流。5.39.217.76: `' A0 d% G; ]% k9 K9 O0 g
中國是壹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盡管已取得了巨大進展,但人均GDP位居世界100位左右,我們還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7億多人生活在農村,8億多勞動力人口需解決就業,這些使得中國在促進發展和人權的過程中面臨著世所罕見的困難。因此,對中國來說,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實現享有充分人權的崇高目標,仍然任重道遠。胡錦濤主席2008年12月10日在致中國人權研究會的信中強調:“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要壹如既往地堅持以人為本,既尊重人權普遍性原則,又從基本國情出發,切實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放在保障人權的首要位置,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中國人民將壹如既往地加強國際人權合作,同世界各國人民壹道,共同為推動世界人權事業健康發展,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應有的貢獻。”遵循胡主席提出的要求,我們將壹如既往地致力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壹如既往地貫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加強國際人權合作,學習借鑒世界各國壹切有益的經驗,為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和人權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作出新的更大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