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0-10 07:19 AM 編輯
" r" R1 h) t2 z! V
9 F' ` S! }" F: d( w- c5.39.217.76劉曉波獲和平獎對中國是當頭棒喝 信報社評
+ @1 a! B1 c2 w+ R" i5 j, s# K8 Z4 z- r
* }) _2 L1 {0 `( h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昨天宣布向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頒發諾貝爾和平獎,是繼達賴喇嘛後第二位中國人獲得是項榮譽。諾貝爾委員會指,向劉曉波頒發和平獎項,是表揚他長期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國爭取基本人權。諾貝爾委員會一方面肯定中國多年來在經濟發展方面的成就,令數億人口擺脫貧窮,人民參與政治活動的機會也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卻又毫不客氣地批評中國人權問題,指中國政府違反眾多本身已簽署、又承諾恪守的國際人權公約,漠視本身所訂立的憲法,包括第三十五條有關保障人民言論、集會、出版和示威的自由等。委員會相信維護人權與促進和平關係密切,認為向劉曉波頒發和平獎是符合諾貝爾的遺囑所表達的精神。事件無疑反映國際社會對內地和海外中國維權人士的認同,以及不滿中國政府在保障人權方面的倒退和缺陷。
' B- G, y) A! c7 U1 X3 L
7 P% s3 c( c! ^, _ }% g( W; A劉曉波曾參與八九民運,期間與侯德建、高新、周舵在天安門廣場以絕食聲援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因而得「天安門四君子」的稱號。「六四」後,劉曉波經常發表文章,抨擊時政、關注民間維權,更呼籲當局為六四平反和進行民主憲政改革。二○○八年十二月,在《世界人權宣言》發表六十周年和中國政府簽署《公民公仔箱論壇0 L2 a7 i3 g2 ^2 O1 `7 \
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十周年之際,劉曉波參與起草和發起《零八憲章》,旨在促進中國民主化進程,呼籲改善大陸人權狀況。《零八憲章》提出「中國公民日漸清楚地認識到,自由、平等、人權是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民主、共和、憲政是現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構」。劉曉波其後被捕,並控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名,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
. C. O) J9 P1 f& W/ A' y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9 j/ j( y( y* U
中國當局多年來對民間異見人士的無情打壓,暴露出對管治缺乏信心。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中央政府要處理國內千頭萬緒的問題,確實不容易,而且在多年「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發展思維,製造出龐大的利益集團,並演化出社會上各種尖銳的矛盾。當局無法應付,於是選擇以高壓手法壓制來自民間的反對聲音。但5.39.217.763 j2 y8 o9 |+ S' n/ b1 z5 x( l9 U
如果一直以高壓手段掩飾社會不滿,企圖塑造一個海市蜃樓的和諧社會假象,無疑於掩耳盜鈴,只是自欺欺人;人民無從在這種制度下發揮最大潛力,國家也難以真正健康和諧發展。
5 e4 W( e& Q9 O% p( O公仔箱論壇# l+ \* P6 o4 n. n2 E
劉曉波的遭遇在中國只是冰山一角,而諾貝爾委員會的決定,反映國際社會對中國民間維權工作的肯定和鼓勵。中共一直對外國就有關中國人權問題的批評反應甚為強烈:昨天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和平獎結果,立即觸動了中國政府的神經,外交部隨即反應:發言人馬朝旭稱,由於劉曉波是受中國司法機關制裁的罪犯,將獎- R7 `" r/ N3 @! A# e4 z9 U
項頒發給劉是違背了和平獎的宗旨,並將損害中挪關係云云。
) Y4 |8 n- ~* G6 x% J
( |& r% T$ d3 }* p( F7 [中國當局的反應,顯露出積累已久的心結,認為是西方國家以本身的文化價值強加於中國,並且以人權話題炮製輿論「妖魔化」中國,挑起民間社會對政府的不滿及挑戰中共政權,目的只是壓抑中國日漸強大和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這種觀念其實正是中國當局的思想盲點,也是中國與世界接軌的一大心理障礙。近年中國
, x2 L; s: A; i m X政府意識到單靠經濟力量不足以在國際舞台上發揮影響力,因而銳意增強國家「軟實力」,於是致力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例如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等文化機構,並且積極舉辦如奧運、世博等國際盛事,試圖向世界宣傳和展示中國在經濟、人文、科技領域的成就。但自由、平等、人權等基本權利,是現代社會人文發展的基礎,也是普世核心價值,如果當局漠視這些基本精神,縱使有更富麗堂皇的外表,也只是徒具形式,外界只會看到中國橫蠻高壓的一面,並且無法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