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廣東盛行私人博物館收藏

' T+ g6 V; ]; L5 U! q7 l
隨著手中藏品的豐富,廣東收藏愛好者建立私人博物館亦蔚然成風,特別是企業家的加入,通過「企業養館」的方式使更多藏品得以展示並與行家交流、交換。
- T) h% @* M# s圖:小手電和放大鏡是鑑別古物必備的工具\黃寶儀攝
  V) S" H- `9 I3 \5.39.217.76盛世收藏,越來越多市民加入到收藏大軍中,隨著手中藏品的豐富,廣東收藏愛好者建立私人博物館亦蔚然成風,特別是企業家的加入,通過「企業養館」的方式使更多藏品得以展示並與行家交流、交換。以藏養藏,經營博物館對經營者及其後代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將有利於整個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本報記者黃寶儀廣州五日電】
- `' X( s* Y! Y4 Y  {# u# W3 r公仔箱論壇根據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統計,目前廣東收藏界的正規軍,即協會會員及符合入會資格但還沒完成審批手續的準會員,已多達50萬人,隱於民間的收藏愛好者更是不計其數。不過,在當前全國狂熱的收藏潮流中,廣東的收藏行為大多被定義為有錢沒文化的投機取巧,或是廣東人專賣假貨。 公仔箱論壇& {; W$ J4 v$ K/ e8 C1 t$ m
又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黎展華馬上為廣東的同行喊冤,稱廣東在全國範圍內絕不是?品的重災區。因為從清朝開始,廣東就是國內最便利的進出口岸,直至今天,都有很多全國各地的精品匯集到這裡,這使廣東的收藏家更見多識廣,對?品也更有免疫力,因此才會出現私人博物館遍地開花的局面。
# n( Z! B) P" S2 V5 y* P- g% Q對外開放館逾200家
2 x$ q9 U0 R# o3 R4 a5.39.217.76在黎展華看來,廣東人的收藏習慣與香港、台灣的同行比較接近,喜歡順著歷史發展脈絡收集各個時代的標準器,重複收藏比較少,因此他們建立的私人博物館藏品也具有專一、系統的特點;與官方博物館收藏求大求精不一樣,廣東民間收藏更能體現單個類別的歷史發展過程,使這些私人博物館可以成為政府博物館的一個重要補充。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 w- q. G  z- J$ N7 O
目前,按照有展示場地、有經營面積,掛牌並對外開放的三個標準,廣東共有200多家私人博物館,不在冊的民間博物館數量更遠高於這個數字。據悉,這些私人博物館藏品以瓷器、玉器、書畫居多,也有一些愛好者專門收藏食具、農具、族譜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藏品數量從數百件到逾千件不等。館長大多為業餘收藏愛好者,在從事正式工作的同時兼顧收藏愛好,個人出資、收藏、建館,是最常見的經營模式。 5 {9 z  p! p+ x* b
前後期投資逾百萬元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t$ X4 p3 r% C1 a' X
在行家看來,價值五萬元以上的藏品才叫上檔次、能見人,如果參照這個標準,即使買入價格約為實際價值的十分之一,那麼愛好者至少要前期投入幾十萬元,才能有足夠的藏品進行展示。加上場地、裝修、水電等必要開支,籌建一個私人博物館要投資逾百萬元,而藏品的補充、保養、維護費用,還需要館主長時間、不間斷的投入。
2 x3 k& b& |: H4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是,通過買賣盈利並非愛好者收藏的主要目的,因此,買賣行為在私人博物館裡並不常見,更多是承擔對外公開展示,以及為行家提供交流場地的功能,這些私人博物館也許稱之為「收藏館」更加合適,這給私人博物館的經營出了不少難題。 5.39.217.76; C/ l# `! ^  w2 z7 j
後代繼承有更高要求
+ u. Y; i* p: C' j" D另一方面,隨著民間收藏的盛行,廣東不少企業家加入到收藏大軍中,並通過「企業養館」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私人博物館,這也將成為子孫後代能繼承的遺產,經營博物館也對「富二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y4 Z" d  A' _! P廣東省文化學者黃樹森認為,相對於繼承現金或者是企業,博物館和藏品的繼承實際上是對後代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子孫後代無法通過吃老本來生存,只有更懂文化,才能將遺產升值,從中產生了一種新的倫理關係,將有利於整個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