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香港申辦亞運的反思 謝曉陽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0-1 11:59 P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w; E/ o/ `: E% ~
5.39.217.768 M  I+ k  u0 O* B# Z
香港申辦亞運的反思 謝曉陽
5 {+ r5 N+ b5 H' j公仔箱論壇體育和文化一樣需要培養和累積,香港政府的缺失無法通過亞運會得以彌補。

2 y, _0 D* p" L( I/ z公仔箱論壇

$ l4 u& _6 f; ?; xtvb now,tvbnow,bttvb除了「金融服務」、「購物美食」,香港還有什麼?文化嗎?體育嗎?5.39.217.765 p5 w) A3 K& y" E& [7 u' M( B
香港特區政府希望舉辦亞運會,展開諮詢不久,已經引來社會不少反彈,有人還在facebook建立了一個「強烈反對香港申辦亞運」的群組,一下子,已經有二千多名成員。當民政局長曾德成強調「辦亞運可提升香港生活質素」的時候,馬上有網民反駁:「每日塞(塞車)紅隧……(工作)朝七晚十一,有什麼質素可言?」事實上,港人反對的並不是亞運會本身,只是大家心裏有個問號:到底亞運會可以給香港帶來什麼?又或是,部分人根本就不相信亞運會可能為香港帶來什麼。人們懷疑的,不僅是耗資四百億(約合五十一點五億美元)的亞運會,還有研究多年的西九文化區,以及廣深港高鐵的興建,在這等等建造公共工程的背後,特區政府的官員都沒能清楚告訴香港人,這些巨額開支和龐大的建築工程將會把香港帶到什麼地方?香港人可盼望的願景又在何方?香港人的生活方式,透過這些大工程,會有甚麼樣的改善?公仔箱論壇* ~& a7 |) P! b; t3 s' C
tvb now,tvbnow,bttvb! L$ e6 {3 y5 e" O; o
十九世紀中葉,拿破崙三世有了一個夢,希望將巴黎改頭換面,走出千年以來街道狹窄、烏煙瘴氣的灰暗城市的色調。於是,他任命了奧斯曼男爵
(Haussmann)當改造巴黎的總工程師,首先,奧斯曼在巴黎開闢多條林蔭大道,方便當時被看成是現代化標誌的汽車通行,又在市內建設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公園、廣場、住宅、醫院、圖書館、火車站和學校,並將這些建築物粉刷成寓意現代品味的白色系列……當然,奧斯曼在改造巴黎的過程中,也拆毀了大量的古建築,被嚴厲批評,今天,只剩下瑪黑區(Le Marais)仍然保留中世紀的小巷紋路。然而,由於當年奧斯曼的視野和完整規劃,一座十九世紀建成的大都會,至今仍然成為旅人留戀之處,更成為巴黎人Parisien/Parisienne)建立主體意識很重要的元素。
5 D- O6 I8 Q) _, `
# }. e3 f5 Z( f3 D: atvb now,tvbnow,bttvb反觀香港,特區官員在眾多的大型工程中,仍然不能清楚告訴香港人,這座城市要往何處去?以西九文化區為例,由政府委任的委員會只是簡單告訴三名設計師,文化區內要有藝術場館,包括音樂廳、博物館、展覽館;要綠樹茵草,還有商用住宅等等。
然而,主事官員還沒能繪畫出西九文化區的城市使命,譬如,在眾多亞洲城市中,它如何突顯香港城市文化的特色?在延續和豐富香港城市文化的功能上,西九又扮演什麼角色?最後,西九和周邊地區像油尖旺等舊區的活化上,又能提供什麼樣的動力?
- w+ ~8 a# s# x6 Q' O  c. r/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T, s# }/ }/ M4 h9 R4 p
亞洲城市中,當新加坡擁有著名的牛車水、阿拉街、小印度等等小規模卻蘊含獅城殖民歷史和文化特色的小區,香港卻早就將自己的歷史文化賣給房地產發展商,在不斷清拆的過程中,就是不斷的清洗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當廣州天河早已經成為知名文化區,區內也興建了星海音樂廳、天河文化館、圖書中心、體育館,更重要的,天河成功將文化區建成雅俗共存的空間,小資喜歡坐在咖啡廳舞文弄墨,「捍衛廣州話」的八十後,也同時浩浩蕩蕩聚集天河區,誓保方言。但香港的西九呢?
% F  {& ]% a( O+ {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c/ e" S8 T0 @
人們還未能在目前三個方案中看到香港特色之餘,大家還在擔心它會成為另一個房地產項目!
tvb now,tvbnow,bttvb) E% R& E/ R8 b8 H: J4 i
一座城市需要有它的性格和方向,曾經被殖民一百五十年的香港深種買辦文化,主體意識卻無法植根。因此,舉辦亞運會的問題,並不在於香港人愛不愛運動,而是在於香港人目前的生活方式,像那位網友所說的「朝七晚十一」,又如何能夠有足夠的體力和閒情去參與體育運動?
  t  g) ~" V& n公仔箱論壇
/ `; q+ y( l( ^, g# N5 b更何況,體育和文化一樣,是需要培養和累積的,不是建了一個巨蛋,香港就會有一支皇家馬德里球隊,也不是建了一個大型藝術博物館,人們就變得有氣質,會思索梵高畫作《向日葵》色調中的象徵意義。
培養,需要從教育入手,從日常生活入手,透過學校和社區活動潛移默化。在這方面,香港政府又做了什麼?
" s9 t  k- C: n; g5 M/ E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W; `; N6 G  Y! w
今天,香港已然回歸十三年,特區官員應該要擺脫殖民統治模式,為這座城市規劃長遠持續生存的藍圖,為香港人繪畫確實可行的願景,而不是自己成為一個迷失的牧羊人,或是在殖民政權離開後,卻延續它短視、無根的思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