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漏向行政會議申報物業並透過家族公司摩售三個物業獲利的行政會議成員兼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昨天發表聲明指漏報事件屬一時疏忽,就此向公眾致歉,但強調「摩售」物業的公司由兒子夫婦擁有,個人並不知情。特首曾蔭權昨晚發聲明撐劉皇發沒有蓄意隱瞞。學者指曾蔭權力撐反有包庇之嫌,有立法會議員不接受劉皇發的「草草解釋」,要求政府徹底調查。tvb now,tvbnow,bttvb0 p' ^: N$ n t7 l3 `$ Y
% h$ Q( o& d/ M' e4 ^
前天從台灣返港的劉皇發昨天發表聲明回應漏報事件,證實個人擁有的「嘉忠投資有限公司」,今年 4月購入加州花園三個物業長線收租,但因公司員工對申報要求的理解「有偏差」,因此未及時申報,承認只屬「一時疏忽」,不存在隱瞞,昨天已經連同尚未完成買賣的 16個 Yoho Midtown單位一併申報。劉皇發為此向公眾致歉,但反駁有質疑指他在知悉政府遏抑樓價措施,才大舉入市是「逆向思維」及「無根據的影射」。
( v" ?' `4 T+ @3 Ytvb now,tvbnow,bttvb4 ?- d$ s: j5 ^' e
議員不接受促政府調查5.39.217.76* q5 @' P, q9 L3 ]2 `
公仔箱論壇' p' T$ l! g1 g# _ T
曾蔭權去年委任劉皇發進入行政會議,引起公眾譁然。* |( V. L* \2 n. K* W4 z/ t+ T
5.39.217.76, h- u1 o% {2 G( w5 L4 F
他又澄清報載由「泰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處理的三個「摩售」單位,屬他的兒子劉業強及兒媳全資擁有,公司運作完全獨立,個人也在事後才知悉有關買賣,但稱理解市民對公職人員有極高期望;為免瓜田李下,會採取積極措施理順與家族的關係及運作。劉皇發昨日下午 6時許發出聲明,特首曾蔭權則在約一小時後迅速以聲明回應,指劉在申報利益上應該更加謹慎,但也力證他在行會討論土地及房屋議題時均有申報利益,表明自己持有投資公司從事土地及房屋買賣活動,因此不認為他利用行會資料圖利。不過,曾蔭權認同行會利益申報制度應該更清晰,建議加入條文要求行會成員,若持有某公司控制權或超過 50%股份即須申報。雖然劉皇發與曾蔭權先後解畫,但未能釋除外界疑慮。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指「件事唔係單靠佢哋各自發出一、兩頁紙就解決咗,政府應該透過調查,睇吓發生過乜事,有漏洞就要堵塞」。公民黨副主席梁家傑也稱,「絕對唔接受劉皇發嘅解釋,冇理由幾隻字就當交代咗;佢咁多年議會經驗,冇理由只係話個職員漏報就算」,聲言政府若不主動調查,會研究透過立法會繼續跟進。
4 k, F) X; t% _% h$ Ktvb now,tvbnow,bttvb Q( W; I. w- v
學者:曾蔭權整瓜自己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直指,「劉皇發話係無心之失都好難令人信服;曾蔭權仲要講個信字就話佢冇利益衝突,會畀人覺得有包庇之嫌」。他強調今次事件當局若不妥善處理,只會影響申報制度的公信力,「曾蔭權係想整瓜自己」。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工聯會會長鄭耀棠在劉皇發昨日發聲明前,也在公開場合指劉皇發「今次有錯漏,日後要小心啲」,但不認為現有申報制度有漏洞;另一行會成員、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則指既然劉皇發已就事件致歉,加上炒樓的公司與他無關,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並歡迎當局修改指引。% f8 F G6 g5 v
; `4 x8 O. N" Z, G3 \% ^
& e3 h$ w9 a. V( r' x! M) M g5.39.217.76買加州花園冇申報?劉皇發:員工疏忽!
+ x* \: F5 m N2 c2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3 K8 [7 \9 N4 M8 U/ G2 K
公仔箱論壇0 f* V( o) o& w) t
Yoho Midtown摩貨獲利?劉皇發:不知情!* S3 K: H$ R; N' }' f7 D; A
5.39.217.76) D$ u8 z2 O$ w9 ?3 r
劉皇發聲明重點5.39.217.76' m1 d; m$ B7 Z$ f
●證實由他擁有的「嘉忠投資有限公司」今年 4月購入加州花園三項物業作長線收租,但指公司員工對申報要求有偏差,因此未及申報,為此一時疏忽向公眾致歉,堅持沒有任何隱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R- ?; j& B, ]) l
●「摩售」單位獲利的「泰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由兒子及兒媳擁有,個人與公司無關,他事後才知悉有關買賣,日後會採取積極措施理順公司與家族關係,避免瓜田李下。 & H$ m( C d6 [, i+ n
9 S, A* Z6 i! A- s# m: Y

j. Q) }! {' \, Z" y1 b7 _劉皇發返港一日後發表聲明,指漏報事件屬一時疏忽,並向公眾致歉,但難釋外界疑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