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加坡] 新加坡小而美 台湾不锁国也做得到

本报最近推出新加坡专题,并专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除了对台星(编按:新加坡)经济合作协议进行报道之外,也对新加坡发展成功之道深入探讨。新加坡的先天条件与处境和台湾相当类似,但在现实困境与国际挑战下,新加坡却更加勇于面对,积极化逆势为优势,在许多方面都值得台湾学习。和台湾一样,新加坡也是个缺乏天然资源的小国,却能打造出惊人成就,令世界许多人口、资源远超过新加坡的国家望尘莫及,在国家竞争力与清廉排行上总是名列前茅,世界经济论坛九日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里,新加坡更是蝉联第三。综观新加坡的成功之道,除了优秀的领导阶层外,更因为勇于面对挑战、精准掌握时机、周详决策、明快行动、认真贯彻,以及能以前瞻眼光长远布局。
9 l: J; X3 v6 Z4 Ytvb now,tvbnow,bttvb新加坡这个迷你岛国,往北开车廿分钟就到马来西亚,朝南可以看见印尼,可以说毫无屏障保护。但如此极度暴露的新加坡,却没有丝毫畏缩闭锁,反而勇敢迎向外在世界的挑战,善用地理枢纽位置,把自己经营成一个零关税的自由港。诚如李显龙总理所说的,“要发展,就必须向外发展;要有经济规模,就要超越我们国家局限。”新加坡虽然小,却以勇敢、积极且务实的策略,把自己经营成“世界的新加坡”,至今成果斐然。
/ Y3 d- O# V9 S$ k( X5.39.217.76同样的,面对中国近年来迅速崛起,新加坡也主动向前,全力抓住中国成长的势头。除了更紧密的经贸交流外,新加坡也以本身卓越的发展经验,与中国进行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等合作案。如今台星即将洽签经济合作协议,将进一步促成星、台、中贸易三角的成形,为新加坡的经贸发展又开通了一个管道。5.39.217.76  C5 g* ?- N2 [6 F
近年来新加坡面临人口萎缩及老化问题,开始大幅增加外来工作者、永久居民(PR)及移民,以弥补人才与劳动力之不足,维持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现在新加坡的480余万(编按:最新数字已经突破500万)人口里,外来工作者及永久居民就占了100多万,几乎三个本地人就要面对一个外来人。  v' W5 B  l4 _
台湾面对的外劳与移民的人口比例远低于此,却常有反弹排斥之声,相较之下,新加坡虽然也出现对人口拥挤、房市飙涨、排挤工作与教育机会的怨言,但接纳移民以为经济注入动力的政策方向并没有改变。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更呼吁人民要以包容之心接纳移民,并且更早从学校里就学习去面对国际竞争。事实上,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加坡从来不会畏缩只求自保,而是勇敢迎上前去投入搏斗,逼自己成长、超越对手。例如采取开放天空政策,要求新航必须靠自己的实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今新航果然是举世数一数二的航空公司。新加坡的基本理念是,政府要照顾人民,但不能过度保护人民,否则人民和国家都会失去竞争力,这点很值得台湾深思。5.39.217.76, d2 c* q9 \$ ^; Y5 i- E$ R
另一个例子是水资源的利用,新加坡原本缺水,必须向马来西亚购买,以致于民生命脉制于他手。但新加坡努力克服困境,发展出完善先进的集水及回收废水净化技术,加上海水淡化技术,不但已经能在用水上自给自足,还成为水资源技术的输出国。面对缺点、努力克服、化弱项为强项,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如果有正确决策及不服输的意志,可以如何创造出自己的成长。
; v' `3 A; W- e: Z; ?+ ^& A公仔箱論壇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对台星经济合作协议及两岸关系也有所分析。他指出,经济合作、自由贸易对许多国家都有很多好处,新加坡是个体系性的合作对象,如果与新加坡有合作,其他亚洲国家也会慎重考虑是不是应该跟进。李显龙总理并表示乐见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他认为虽然它是经济协议,但长期会把两岸关系拉近,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应该做的事情,而ECFA将会对整个亚太区域产生正面的影响。李显龙总理的评论中肯而务实,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两岸关系的期待。
' N8 j5 _4 X' U( P8 {( e7 o7 g+ E+ T台星之间有同有异,台湾有些状况也和新加坡不同,但观察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勇敢面对挑战、前瞻务实的决策、贯彻有效的执行力,应该正是台湾最需要学习的。
1

評分次數

  • civicboy196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