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14 12:23 PM 編輯
+ a/ z- A7 u& H- E# }7 E; t% j! p5.39.217.76
& d) b$ @! V% L5 g2 h青年失業創新高 社會穩定陷窮途 - 信報社評5.39.217.76 G, d9 A8 e8 V$ E3 P
5.39.217.76% ~/ j3 H6 c1 x
聯合國國際青年年(IYY)昨天正式啟動,同日國際勞工組織(ILO)發表《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並以「失落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來形容新一代青年,而相關的數據及論述,對照香港早前的「八十後反高鐵運動」和日前的「末代會考放榜盛況」(如通宵爭入IVE及毅進),不但不是杞人憂天,其實是警世通言。
1 {0 I {3 K" i2 g9 g4 a*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3 k9 e0 d x5 r- r
ILO發表的《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長達八十七頁,內容相當充實,可堪咀嚼。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數據有三:一、失業青年激增:直至二○○九年底,全球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年當中,有八千一百萬人(百分之十三)失業,創出歷史新高;二、在職貧窮青年特多:二○○八年,於在職貧窮人口當中,上述青年年齡層佔百5.39.217.76! I( n5 v/ d8 o3 P6 a# c1 l8 O# R1 K; {
分之二十四,高過百分之十八點一這個平均數差不多六個百分點;三、窮爸爸效應:父母愈窮,子女失業的可能性愈高,例如在拉丁美洲,赤貧青年的失業率,平均比中等收入青年高出十九個百分點。
! V5 T3 \ N; F9 i% y* u! l7 _tvb now,tvbnow,bttvb
( _9 Y/ v+ K; Z e i/ d/ Ltvb now,tvbnow,bttvb關於失業青年激增,ILO 預計今年將會再增零點一個百分點(即百分之十三點一、八千一百二十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到明年才會稍為回落到百分之十二點七、七千八百五十萬人。這些數據已經頗為嚇人,若再繼續查閱,只會更加憂心。
" q1 H% i3 T: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k* o7 z) ~) ^tvb now,tvbnow,bttvb由○七至○九兩年間,青年失業人數激增了七百八十萬人,其中○七至○八年度佔一百一十萬人,○八至○九年度更高佔六百七十萬人。由於明年的青年失業率只會稍為回落,意味相關問題短期難解。而再看其他相關數據,實在不能不憂慮。因為,由九六至○七年間,青年失業人數,每年平均增加十九萬一千人。
/ n! M5 N, z7 I! K-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Y( }2 |" G+ b1 o
香港方面,根據勞工及福利局所提供的數據,○九年十至十二月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為百分之十一點九(四萬零七百人),稍低於全球數字,但若單看十五至十九歲青年失業率長期高企兩成或以上這個事實,後續發展恐怕只會每況愈下。換言之,香港不是沒有問題,問題只是稍為延後爆發,如此而已。
3 c2 l& f8 U: B7 B: N: ttvb now,tvbnow,bttvb
" G$ J; M) ]/ Y" W K關於在職貧窮問題,報告中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全球青年工人當中,竟然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一(一億五千二百萬人)活於赤貧(人均每日開支少於一點二五美元)。若將這個百分比加上百分之十三的全球青年失業率,即意味全球有百分之四十一點一的青年活在社會邊緣。( A v; } D2 }9 ?' D
$ S* ]) f1 Q6 ~9 J" }1 etvb now,tvbnow,bttvb至於香港,根據社會服務聯會去年九月底所提供的資料顯示,香港的貧窮率(以低於入息中位數的一半計算)持續上升,○九年上半年共有一百二十三萬六千多人生活於貧窮家庭,貧窮率達百分之十七點九;對比○八年底,貧窮人口急增了二萬四千多人。而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年齡組別,貧窮率則為兩成,比平均高出百分之二點一。此外,青年貧窮人口亦顯著上升,十年內由十四萬四千人,激增兩成,至十七萬六千人。tvb now,tvbnow,bttvb+ F# R s: ^# O2 M: @
+ ~: H4 G8 P4 o6 l3 u+ d. y5 C' W+ etvb now,tvbnow,bttvb關於窮爸爸效應,ILO 總幹事索馬維亞(Juan Somavia)指,這個惡性循環恐怕至少都會延續多一代,更會令在職貧窮問題愈演愈烈。而這個問題,相信毋須多費唇舌,不少香港人都有切膚之痛。索馬維亞更語重心長地表示,若不正視青年失業問題,勢將破壞社會穩定,並倡議制定能夠結合教育與職訓的青年就業政策。
+ R1 ~- H* E6 H/ R( k# ?8 q5.39.217.76" u; s. j. Q4 ], i% f
我們認為,香港的青年就業問題,以至整體的青年問題,只會比ILO報告書所述的更嚴重,甚至已經到了不得不對相關的青年政策進行「震盪療法」(shock therapy)的地步,否則,「八十後反高鐵」之類的事件只會不斷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