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強0 R7 Q0 g, L( e# O7 Y" W
# }( A$ w# s+ [# ~$ W8 R從事專業民調的馬來西亞獨立中心,日前公佈最新的首相聲望調查結果,顯示有72%的民眾對納吉的表現感到滿意,首相的民望持續攀升。有關民調是在5月6日至5月16日之間進行。tvb now,tvbnow,bttvb2 h! A( w# R0 U2 }* Z' f
9 l6 ]; @" [5 o- E* e n
無論如何,儘管納吉的聲望又創新高,但人們對他領導的政府卻信心欠缺,只有半數的民眾相信政府有能力完成改革目標,如政府轉型計劃、一個馬來西亞概念,以及新經濟模式;而且有逾半民意認為,這些改革只是新瓶裝舊酒。tvb now,tvbnow,bttvb' H% }3 c* R7 w1 X2 }. o
: r6 g+ @(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同一個民調中,也有74%的華人認同納吉的政策計劃頗佳,但政府執行力卻積弱的說法,馬來人也有過半數的51%同意此說,印度人同意這個說法的也達43%之高。
b6 ^2 f u7 M1 Z( a6 j公仔箱論壇5.39.217.763 U9 {5 J3 \ h& F
也就是說,納吉民望雖上升到72%,但只有一半民眾相信,他推動的政策能成功落實。兩者形成明顯落差,如何解讀這種民調結果?
% c" J) E; A' O/ Qtvb now,tvbnow,bttvb' V9 L& C- u/ Q. p
看來,馬來西亞民眾多少是肯定納吉上任後的政策方向,認為他的方向感找對了,可是對政府團隊是不是有效落實,並不樂觀。
; M" W- M/ N5 h3 F, @$ a4 k8 ^5.39.217.76
$ I' {( r9 o" {7 |8 t0 M1 s納吉在上任一年左右,密集推介新的政策主張,這種情況猶如馬哈迪在上台初期,新出台的政策令人目不暇給。如今,納吉的做法也有如此效果,給人「勵精圖治」的印象。公仔箱論壇, Z! @" G1 D4 m. I. t1 ]* j
) z5 V' E+ S* W/ M不同的是,馬哈迪在1980初上台的大刀闊斧,是要帶動國家從傳統的經濟形態,朝向工業現代化轉型,是帶有多重戰略動機的政經大方略。反觀納吉就任以來的各種政策,都著眼於挽救日益破敗和凋零的國家財經困境,早已不復馬哈迪當年的意氣風發、躊躇滿志。tvb now,tvbnow,bttvb5 A/ u# Q4 U) W! o0 {! p
% E. C1 S2 N$ j
無論如何,任何一位領導人,當他有機會上台主政時,都不願看到國家在他手中搞垮,總想把事情做好。從政策意圖上而言,納吉的一個馬來西亞、政府轉型計劃、新經濟模式等等,若不談具體內容和細節,就概念上說,不能說沒有一定的合理性。
5 M. i1 p9 p% c0 s/ W! j& w5.39.217.76
3 j. l% g$ H o5.39.217.76因此,如果人們對納吉上任後「勵精圖治」有所好感,是可以理解的,有些政策若能認真推動,全民都會樂見。
/ M4 G8 i" ^9 Dtvb now,tvbnow,bttvb. U1 T4 r+ _3 P: G3 r& Z2 I. ^
瞭解民調特性公仔箱論壇/ ^. x, p9 x: _. C, k9 o3 H
可是,在看待類似的民調時,我們也有必要瞭解民調的特性,才不會被表象所蒙蔽。專業的政治民調被引進大馬,只是過去幾年的事,政客開始感受到民調壓力,但人們也要學習如何面對民調。
2 o$ g0 x- Z5 R3 D" I. \2 Z! z1 S: n4 r! m! _* B
事實上,民調所接觸的受訪者,是一般民眾,不是特定精英,民眾是隨機抽取出來的樣本,他們受訪時不一定有能力,或有完整信息去解讀政策內容。因此民調不等於專業判斷,也不代表正確的事實和觀點,只是一種民眾即時和當下的觀感,而且隨時會變化,所以才有「民意如流水」的說法。5.39.217.764 M( @# _' e3 o: Z/ S; r+ D4 ^. c
+ A: p$ B7 |, W* V' v' T公仔箱論壇除此,在民調引進的初期,或是尚處威權環境的國家,人們也還沒有掌握好應對民調的經驗。譬如因擔心個人政治取向被偵查,或不確定受訪內容會否外洩,往往不願意如實作答,通常會對當權者表達「好感」,進而造成民望高漲的假象。5.39.217.762 e, D+ N& O5 C7 ?# \. w+ A
8 R- [2 ]0 v% O" ?% a# j4 q% Ftvb now,tvbnow,bttvb換言之,民意只是人們即時的感受和反應,不一定代表真知灼見,有時忽略事實根據,而且變化極大,反覆無常。
' ^% N& s1 d- ^3 t) [
3 e6 m' b& [& P. ]& e: @8 S; Ttvb now,tvbnow,bttvb有時,要影響和引導民調也不是甚麼困難的事情。一位只買《馬來西亞前鋒報》的忠實讀者,與另一位經常上網閱讀《當今大馬》的朋友相比,兩人眼中所認識的納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形象。* E; n% T' p0 ], h0 ~# A5 b k
* N5 h3 L, w1 N7 Z( z$ Ctvb now,tvbnow,bttvb另一方面,在民調上,「支持度」和「看好度」是兩回事。我們可以把民眾對納吉的個人聲望,看成是民眾對他的政策給予支持,但對他能否推動政策卻不太看好。
- ?6 V; a8 r1 t* M( g/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J/ e; R$ E) E2 D5.39.217.76再者,這種個人聲望高於政策期望的現象,也反映出東方社會常見的「賢人情結」。在東方社會,人們願意相信賢者有能力為國家帶來改變,如果領袖做不好,不是他的問題,而是團隊的執行力出了問題。
4 f' a! @/ |( i ]* r2 V; j, ^tvb now,tvbnow,bttvb
2 n3 O5 V* s3 Y) p. `公仔箱論壇人們在剛開始時,也一樣給馬哈迪和阿都拉很大的好感。因為民眾日常接觸的是一般官員,不是上位者。他們對領導人有期待,希望他們能改變現狀。
. ~5 F* _, T; @3 |2 i) I0 jtvb now,tvbnow,bttvb
! Z [+ e: `0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例如不少持紅色登記的老人家,一輩子受了不少官員的氣,但他們還是期待能見到內政部長和首相,以至流淚,他們相信賢能的領袖能解決大家的困擾,而不會把領導人當成是不公平體制的始作俑者。
& X; |: j& C7 x; B
( z4 G% q) j/ g) I; V" V若在民主國家,政府做不好,或是政策有問題,領導人是要負責任的。但是,我們民眾卻把領袖和他帶領的政府分開看待,其實是對責任政治的意識不足。
# \4 L2 i( r# z' \$ q! }- K5.39.217.76
" n ]! W1 \" ^& S8 q* Y. y但是,納吉個人聲望高於政策效益,並不應高興,反而是一大警訊。這反映民眾已經清楚表達出,對他領導的政府沒有信心,納吉不應滿足於個人光環,因為儘管政策方向對了,若政府落實不了,也是空談。個人驅動不了團隊,最終一樣要付上代價,阿都拉的經驗前車可鑒。 |